名人 81個專題

專題

何煖軒

何煖軒,臺灣新竹人,中央警察大學(前中央警官學校)畢業、美國明尼蘇達曼徹州立大學碩士、中華大學博士。曾任臺北市議長張建邦總務主任,隨後任交通部參事及公關主任,後拔擢升高公局長;又歷任高鐵局長、台鐵局長、中華郵政董事長等職,並獲重用升交通部次長。2016年6月,受桃園市市長鄭文燦推薦[1]下,何煖軒由桃園捷運公司董事長轉任公股投資的華航董事長迄今。 何煖軒也任台北市航運商業同業公會(TAA)理事長,另在警察大學、國立交通大學、中國文化大學、開南大學、中華大學兼課任教。
專題

林佳龍

林佳龍,臺灣政治人物,民主進步黨籍,雲林麥寮人,生於臺北市萬華區,臺灣大學政治學學士、碩士,美國耶魯大學哲學碩士、政治學碩士、博士。現任交通部部長,曾任總統府副秘書長、行政院發言人、新聞局局長和臺中市市長等。
專題

蘇貞昌

蘇貞昌,中華民國籍政治人物,前中華民國行政院長。歷任屏東縣長、臺北縣長、總統府秘書長、中華民國行政院長。出身臺灣屏東市公教家庭,父親為公務員、母親則是教師,早年執業律師,也是青商會資深成員。 1981年投入政壇,於屏東選區當選臺灣省議員。2006年初,獲陳水扁總統任命為行政院院長。
專題

卓榮泰

卓榮泰,台灣政治人物,台灣台北市人,國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國立台北大學)法律系畢業,現任行政院秘書長兼四大區域聯合服務中心主任。曾任台北市議員、立法委員、行政院發言人、行政院秘書長、總統府代理秘書長、雙連視障關懷基金會董事安寧照顧基金會董事等職,妻子為高美智。
專題

江宜樺

江宜樺,中華民國政治人物,生於基隆市暖暖區,父親來自福建漳州。他是美國耶魯大學政治學博士、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碩士、台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校友,曾任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政治學系教授、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副教務長兼教學發展中心主任等,亦曾任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助研究員、中華民國教育部顧問。
專題

江丙坤

江丙坤,南投縣草屯鎮溪州里人,曾任中國國民黨第一副主席、國際民主聯盟副主席、國立臺北大學校友總會總會長、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等職。2018年12月8日因主動脈剝離昏迷送醫,10日晚間7點病逝,享壽85歲。
專題

丁守中

丁守中(1954年9月1日-),現任立法委員,曾當選第一、二、三、四、六、七屆立法委員(1990-2001,2005-2012),代表中國國民黨參選2016台北市第一選區第九屆立法委員。
專題

嚴凱泰

嚴凱泰,臺灣企業家、慈善家,前裕隆集團董事長,旗下事業有裕隆汽車、中華汽車工業、納智捷汽車、嘉裕西服、裕隆恐龍籃球隊、台元女子籃球隊等。其養父為嚴慶齡,其養母為吳舜文。
專題

林瑞明

林瑞明(1950年7月1日-2018年11月26日),筆名林梵、林退嬰,台南人,台灣詩人、作家、評論家、文學研究者、歷史學研究者、文學史研究者。曾任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教授,於2015年退休。
專題

謝龍介

謝龍介,中華民國政治人物,籍貫臺灣省臺南市,現任中國國民黨籍臺南市議員,曾任省轄市時期的臺南市議員。
專題

金庸

查良鏞,(英語:Louis Cha Jing-yong,1924年3月10日-2018年10月30日),男,筆名金庸,浙江海寧人,武俠小說泰斗,1948年移居香港。自1950年代起,其以筆名「金庸」創作多部膾炙人口的武俠小說,包括《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等。歷年來金庸筆下的著作屢次改編為電視劇、電影等影視作品,對華人影視文化可謂貢獻重大。這亦奠定其成為華人知名作家的基礎,素有「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俠」的稱讚。金庸早年於香港創辦《明報》系列報刊,並在1980年代涉足政界,曾任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他被稱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後與古龍、梁羽生合稱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劍客」。2018年10月30日下午,金庸於香港養和醫院逝世。
專題

李安

李安(Ang Lee)小檔案:1954年10月23日出生於台灣屏東潮州鎮,祖籍為江西。血型:B星座:天秤座。1973年以第108志願考上國立藝專影劇科導演組。1974年獲話劇金鼎獎大專組最佳演員獎。 1979年赴美國伊利諾大學戲劇系導演組留學。 1981年攻讀美國紐約大學電影製作系研究所,拿到藝術製作碩士。1983年與林惠嘉在紐約完婚。同年獲新聞局金穗獎最佳劇情片短片 1985年畢業作「分界線」獲紐約大學學生影展最佳導演及影片獎。作品:推手、喜宴(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飲食男女、理性與感性 (奧斯卡七項提名、獲最佳改編劇本獎 )、冰風暴、魔鬼共騎、臥虎藏龍(第58屆金球獎最佳導演)、斷背山(奧斯卡最佳導演)。繼二○○六年「斷背山」後,2013年2月25日李安再度以「少年PI的奇幻漂流」,拿下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也是首位以3D電影獲獎的導演;該片也獲最佳攝影、電影配樂、視效等四項大獎,是最大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