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 47個專題

專題

赤腹鷹

赤腹鷹為小型鷹類,嘴爪彎曲銳利,以小型動物為食,因其外型與鴿子相似,又名鴿子鷹。赤腹鷹頭上至背為藍灰色,胸及胸側呈現淡紅褐色,是具有多色彩的鳥類。 赤腹鷹為過境鳥,夏季時在中國東南部、台灣、韓國和西伯利亞地區繁殖,冬季遷徙到菲律賓和印尼。每年9月上中旬會大量過境墾丁,有時一天過境南飛近一萬隻。
專題

隱翅蟲

隱翅蟲,俗稱青螞蟻,生於熱帶和亞熱帶區,屬鞘翅目隱翅蟲科,因鞘翅不易查覺而得名,外型與白蟻相似,身體顏色呈黑黃相間,長約1公分左右,活躍於春夏季,具有趨光性,雖然不會螫人,但其體液具有隱翅蟲素,若受到驚嚇或被打死時會釋放出毒素,一旦毒素接觸皮膚會造成紅腫與如同灼傷的刺痛感,嚴重可能引起皮膚潰爛,因此若隱翅蟲跑到身上可用嘴吹開,盡量不要觸碰到牠。
專題

鼬獾

鼬獾,屬夜行性的哺乳類動物,臉上的毛色從額頭至背部呈現一條不連貫白線,且額頭至眼睛周圍的白毛區塊有如國劇臉譜,喜歡捕食蜥蜴、鳥類、昆蟲等動物,也會吃植物,具有臭腺,受到驚嚇或威脅時會釋出臭味驅敵。
專題

貓熊

貓熊團團圓圓來台 木柵動物園迎嬌客
專題

海豚

哺乳動物 海洋生物
專題

蛙類的世界

蛙類是兩棲動物中種類最多也是我們所熟悉的一種,蛙類是夜行性動物,蛙類的一生都和水有著密切的關係,白天在樹上或者地面陰暗潮濕的角落睡覺,晚上才出來活動。隨著季節的改變,出來活動的種類也會有所不同,春夏兩季是大多數蛙類最活躍的季節,尤其是剛下過雨悶熱潮濕的夜晚,是最容易看見蛙類的時候,台灣氣候溫暖潮濕,整年都適合蛙類活動,但在冬天冷鋒來襲,溫度下降的時候,許多蛙類也會躲進洞穴或者挖洞埋在土裡,進行短暫的蟄伏,待溫度回暖,再逐漸甦醒。而在夏天溫度太高的時候,有些蛙類也會休眠。此外,久旱不雨造成水域乾涸的時候,有些蛙類會挖洞藏在地底濕潤的土層裡,等下雨潤濕表層泥土之後,它們才回到地面。在台灣,由於氣候溫和適合蛙類成長,一般蛙類在變態後一年可達性成熟,開始鳴叫並繁殖下一代。平常聽到的蛙鳴是雄蛙發出來吸引雌蛙的求偶叫聲,雌蛙僅有在被敵人捕捉時會發出求救叫聲。小水漥是蛙類重要的繁殖地點,任何輕微的破壞都會影響到蛙類的生存,因此觀賞牠們時,別忘了小心愛護這幾個小水窪。
專題

蝴蝶

臺灣寶島向來有「蝴蝶王國」的美譽,台灣蝴蝶約有400種,以密度來計算居世界之冠。1960年代,台灣的蝴蝶工業以南投埔里為中心,埔里街頭與昆蟲有關的商店四處林立,以蝴蝶標本製作、加工廠製成各式相關產品,為當時的臺灣賺進可觀的外匯,其中以書籤、杯墊、桌布、飾品及貼畫為主。台灣地處亞熱帶,一年四季都有蝴蝶出現,蝴蝶的一生要經過四個時期,即卵、幼蟲、蛹、成蟲期,每個時期的形態、習性都截然不同差異相當大,是屬於完全變態的昆蟲。每年5到9月是蝴蝶最多的季節,蝴蝶飛舞著豔麗的翅膀穿梭於花欉間真是美麗。
專題

飛羽世界

鳥/鷺/鴨/鴉/山紅頭/火冠戴菊/山雀/五色鳥/帝雉/藍腹鷳/白頭翁/綠繡眼/栗小鷺/鴴/鶇/鴝/翠鳥/藍鵲/黑面琵鷺/紅冠水雞/彩鷸/花嘴鴨/綠頭鴨/麻雀/斑紋/鸚鵡/小剪尾/啄木/黑枕/朱鸝/黃鸝/栗喉/燕子/鴛鴦/畫眉/鶲/鶚/鴞/鷹/鶁/鷲/雉/八色鳥/啄花/雁/鸛/鶴
專題

台灣獼猴

在台灣除人類以外,唯一靈長目特有種動物台灣獼猴,你了解牠嗎? 台灣獼猴又稱黑肢猿或台灣猿,英文名稱為Formosan Macaque,屬於靈長目獼猴科,一夫多妻喜群居。 台灣獼猴分佈遍及全省,從平地到海拔三千公尺以上的山區均可發現牠們的蹤跡,但現存數量以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沿線較多。 在飲食方面,台灣獼猴為雜食性,但攝食仍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如葉、果實、莖髓、花苞及樹皮等,攝食的植物種類,截至目前為止已記錄者共有三十種以上,包括喬木、灌木至地被植物,例如桑科榕屬、樟科、殼斗科、蕁麻科植物等。 台灣獼猴與日本獼猴、馬來猴、恆河猴血緣關係近,長相與日本獼猴、恆河猴近似,不過尾巴長得多。 猴群約在一百五十隻之間,但以小於二十隻的小群最常見,猴群常由一隻或數隻公猴與多隻母猴及其子代組成配對關係為一夫多妻制。一般而言,牠的壽命約二十歲左右,最長可達三十五歲。 台灣獼猴生性調皮好動,常成群活動,在樹幹枝椏間跳躍或搖撼樹枝,發出齜牙咧嘴的警戒聲。也常在登山歩道追逐嬉戲、或相互理毛、或覬覦路人,車子駛近時還不肯讓路。遇上手拿食物的登山客,這群猴子會毫不客氣的搶走。登山時若逢台灣獼猴迎面而來當小心被咬傷、抓傷。每年水果生長季節也常入侵果園偷吃香蕉、芒果、荔枝…等等,由於台灣彌猴仍屬保育類動物,民眾不能捕抓、傷害,對於盗採農作物的行為讓農民們非常無奈。
專題

狗狗的世界

狗+(用品/衣/玩/吃/食/樂/行/住/訓練/罐頭/飼料/洗澡/美容)
專題

櫻花鉤吻鮭

台灣冰河時期孓遺生物最有名的是櫻花鉤吻鮭,櫻花鉤吻鮭有國寶魚之稱,是台灣獨有的亞種,是全世界分布最低緯度的族群,非常珍貴。櫻花鉤吻鮭屬寒帶魚類,必須在攝氏十七度以下水域才能存活,現在只在雪霸國家公園才看得到;每年十月會產卵於河流,體色會變紅,因和春季日本遍地的櫻花相輝映而取名為櫻花鉤吻鮭。 櫻花鉤吻鮭受到農業活動太頻繁汙染溪流,一度只剩三百四十六尾,瀕臨滅絕。雖有保護區保護棲地,多年來族群量一直無法增加,在農委會近年來積極復育下已成功的擺脫瀕臨絕種的命運,繁衍出更多下一代。 流經武陵農場的七家灣溪,是著名的國寶魚故鄉,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最近才在溪畔整建完成一幢「櫻花鉤吻鮭生態中心」;如果在七家灣溪看不到國寶魚沒關係,生態中心2樓的展示館裡可看到完整的櫻鮭生態簡介,以及養在活水水族箱中的櫻花鉤吻鮭。
專題

臥龍大熊貓

臥龍自然保護區?的大熊貓。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四川省汶川縣西南部,地處長江支流的岷江上游,距成都約130公里。保護區總面積20萬公頃,是世界聞名的“大熊貓之鄉”。臥龍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是中國最大的大熊貓保護區,目前參觀園內有大熊貓53只(包括“團團.圓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