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 71個專題

專題

荔枝

時序進入5月,正是荔枝的旺季,尤其以南部的「玉荷包」更是遠近馳名。
專題

油桐花

桐花瓣隨風飄落,彷彿細雪紛飛美景浪漫,桐花因此有五月雪之稱,是台灣之春的動人景觀,桐花祭近年來已成為春天的熱門休閒去處。桐花原生於大陸兩廣、福建與浙江的油桐花,在晚春盛開如繁花,花期約一至三周,顏色是白中帶紅或黃。日據時代,油桐樹從長江流域一帶引進台灣,由於可提煉桐油、製作油漆,油桐木又能做家具、牙籤和火柴棒,日本人大力鼓勵農民砍相思樹改種油桐,以桃竹苗和中部地區栽植最多。 如今雖然油桐工業已沒落,但逢春盛開的油桐花,已成為各地區的特色景象。
專題

繡球花

繡球花,又名八仙花、草繡球、紫陽花,每年母親節過後將逐漸開放。當陽明山竹子湖的海芋季熱鬧落幕,雲霧飄渺之中,山間的白色花田,瞬息紫色、桃紅色穿插其中,就是繡球花綻放的時刻。
專題

芒果

芒果是由英文Mango音譯而來,性喜高溫多濕的氣候,成熟期因品種而異,每年5~10月均可吃到芒果。產量最多為台南市玉井區、楠西區、南化區是台灣芒果主要產區,其次高雄及屏東亦有零星栽培,為台灣人最喜愛的水果之一。
專題

洋蔥

專題

花旗木

專題

三星銀柳

宜蘭縣三星鄉是台灣主要的銀柳產區,過去約有6成外銷,近幾年由於大陸等國開始生產,外銷的數量受到影響,大約剩下5成,其餘轉而開發內銷市場。 三星地區農會推廣股長段蓬福表示,三星鄉因為得天獨厚的地形和氣候,使得銀柳生長特別好,近幾年鼓勵農民轉型,除了生產銷售外,也能結合花藝、景點,推出套裝旅遊吸引遊客,效果不錯,春節期間常常出現供不應求情形。農會表示,一般3尺長的銀柳,適合插在神明桌旁,其他較長如4尺以上的銀柳,適合做盆栽裝飾。
專題

薰衣草

薰衣草(Lavender),為多年生草本、小灌木,花形似小麥穗狀,尾端有許多淡紫色花朵,是相當普遍的香草,且因其用途廣泛,故有「香草之后」的稱號,薰衣草的品種繁多,在台灣常見的有甜薰衣草、齒葉薰衣草、羽葉薰衣草、真薰衣草等品種,薰衣草害怕炎熱多雨的氣候,在台灣的花期主要是11月至隔年4月,欣賞浪漫紫色薰衣草花田的熱門景點為薰衣草森林。
專題

睡蓮

睡蓮為多年水生草本,原產於亞洲、南美洲、非洲等熱帶、亞熱帶地區,在台灣所栽植的種類繁多,一年四季開花。蓮花早晨開花,黃昏時閉合,所以稱為睡蓮,花色有紅色、黃色、白色、紫色、藍色、粉紅色等,一般可作園藝水池造景或切花。蓮花出汙泥而不染,清新脫俗深受大家喜愛,尤其是平躺於水面的蓮葉給人平靜安詳之感,挺出水面的花朵嬌柔含羞花色,讓平靜的水面生色不少。蓮花欣賞期通常在6~9月,因蓮花早上才會開花,所以賞蓮一定得起個大早喔,趁著露珠未乾時賞蓮別有一番韻味。
專題

石斛蘭

石斛蘭原產地亞洲、澳洲,屬蘭科植物。石斛蘭以姿色悅目,博取「歡心」;近年來,已被消費者公認為父親節節花。石斛蘭屬氣生種蘭,由於種類繁多,各類習性形態均富變化,有細長莖者,亦有似圓球莖者,株形高矮不一,花色極豐富,有桃紅、紫紅、紅、白、金黃、鮮黃等,具芳香,在切花市場很受歡迎佔有一席之地。 石解蘭原種大多長於熱帶樹幹上,或岩石隙縫間,得自然林薩態庇護,所以栽培處宜擇接近原生地為佳,繁殖可用分株或扦插法,春秋或開花前後為適期;剪取開過的老枝,扦插於濕潤水苔可發芽,另老枝亦能在尾端萌發幼株,待生長健壯後,再剪下栽植於盆中。
專題

阿勃勒

初聞「阿勃勒」,予人浪漫聯想,這個原產於喜馬拉亞山東部或中部的落葉喬木,又名波斯皂莢,常被用做遮蔭樹或美化庭園栽培,羽狀偶數複葉與總狀花序,營造浪漫的綠 蔭與花海。 阿勃勒花季為 5 至 7 月,花冠呈鮮黃色,花朵在艷陽高照之下,更顯鮮黃美麗,一串串黃花隨風飄落,猶如細雨紛飛,博得「黃金雨」美稱,垂掛在阿勃勒樹梢的一根根長棍物,則是阿勃勒花謝後留下的果實。有機會不妨挑個自個兒喜愛的陶盆,再撿些已破碎的阿勃勒莢果,撥開找種子,再將種子種在陶盤中,種子發芽後長成的小樹苗相當可愛,撿些落花與樹葉,動手製作押花,也很有意思喔。
專題

神木

樹齡超過1000年以上的巨木,這主要源自於台灣日治時代日本人稱呼巨木為神木,此外巨木也往往成為原住民膜拜的對象,於是這個稱呼沿用到今日。國際上大多是用「巨樹」(big tree)來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