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 71個專題

專題

鳳凰花

鳳凰木為熱帶植物,其樹花季會盛開鮮紅或橙色的花朵,被譽為世上最色慘鮮豔的樹木之一。台灣於1897年引入鳳凰木,因鳳凰木六月時會大量地開花,故常與蟬鳴作為畢業的象徵,其花開火紅艷麗的姿態,彷彿像在畢業季時提醒著畢業生,心志要像鳳凰花般火熱,盡情燃燒生命的璀璨。
專題

銀杏

銀杏,又名白果、公孫樹,為落葉喬木,在每年春天長出嫩綠的葉子,葉子的形狀有如扇子,4月開花,到了秋天葉片會逐漸轉黃,直到整片葉子變成金黃色在太陽底下閃閃發光,非常美麗,而當金黃色的葉片隨風飄落蓋滿地面時,就像在地上鋪上一層黃色地毯,十分具有秋意。
專題

竹子湖海芋季

海芋花賞 享受白色浪漫 海芋有個優美的正式名稱,叫做「馬蹄蓮」,這是因為它的苞片盛開時有如倒立的馬蹄,而植株又如同蓮花般生長在水中;海芋更擁有「雄偉之美」和「潔淨」兩種截然不同的花語,前者源自它的花形,後者則來自它的花色,二者都很貼切。 走訪竹子湖,白綠錯落的海芋花田,光是凝望遠眺,就是一幅讓人心曠神怡的畫作,而走入花田中,親手採摘海芋,擁花入懷,洋溢幸福滋味。
專題

馬鈴薯及其料理

馬鈴薯,因其地下塊莖肥大似馬鈴而得名。法國人稱它為「地下蘋果」,德國人稱「地梨」,俄國人則稱「第二麵包」。在中國,東北地區叫「土豆」或「地蛋」,華北地區叫「山藥蛋」,西北和華中地區叫「洋芋」,江浙一帶則叫「洋番芋」。屬茄科多年生草本,但常作一年或一年兩季栽培。地下莖呈塊狀,有圓、卵、橢圓等形,既可作糧食,又可作蔬菜,也是製造澱粉和酒精的原料。原產於南美洲的秘魯安地斯山區和智利沿海地區。 早在八千多年前,印第安人就已發現和採食,並進行人工栽培,共培育出三千多個品種,成為印加古文明重要成果。十六世紀末,由西班牙人引入歐洲,至十七世紀明神宗萬曆年間,馬鈴薯始傳入中國,至今大部分地區都有種植,年產約六千六百萬噸,名列世界前茅。
專題

葡萄

葡萄是多年生落葉蔓性植物,果實為球形或橢圓形呈淡紫、深紫或淡綠色,葡萄為溫熱帶水果,素有「果中明珠」之譽,是很常見的水果。全世界中以法國及義大利產量最多,目前台灣葡萄栽植面積已超過二千公頃,收穫量大約兩萬多公噸,主要產地在苗栗縣卓蘭鎮、南投縣信義鄉、台中縣豐原、彰化大村等都是水果產地,並以巨峰葡萄為主要品種,葡萄一年結果二至三次,這都要感謝農業技術研究人員不斷的研究改良,讓我們隨時都可食用新鮮甜美的葡萄,目前市面上出售的大多是紫黑色果粒大的巨峰品種。 葡萄是價值很高的經濟作物,果實是一種漿果含豐富營養成分,從果肉、果皮、葡萄子都有它的功用,除了作為鮮食使用外還可以釀酒、製成葡萄乾、葡萄汁、葡萄果醬和罐頭…等等加工品。果實含有極豐富的維他命A、B、C,食之可美容養顏、補氣養血、利尿。尤其是小小的葡萄子更是蘊含強效的抗氧化功能,對於人類抗老化有很大的貢獻。 成串深紫葡萄垂掛,渾圓玲瓏而晶瑩,香甜果味引人垂涎,現在葡萄正進入盛產期,葡萄觀光果園已經開放民眾採葡萄,遊客在觀光果園採葡萄時,要切記「望、聞、問、切」四大要領,首見要觀察果串型狀,要成倒三角錐型果粒,而且粒數不要超過40粒,通常果農會疏果,讓養份集中,果粒才會甜美,同時,色澤要黑,果粒分佈均勻。接著,要用鼻子聞,香氣濃郁的,才是好的巨峰葡萄,最後要確定要是套袋栽培,而且還要選擇果粒不易脫落的果串。有空走出戶外來趟採果樂,享受一下田園樂趣也是不錯的選擇喔。
專題

2012年宜蘭綠色博覽會

今年邁入第13屆的宜蘭綠色博覽會,3月31日至5月20日在武荖坑風景區舉辦,為期51天。 今年的主題是「有機森活」,將帶領遊客體驗摘菜、烘茶、趕鴨、踩水車等內容,園區內以「蓋亞的饗宴」設計的大型裝置藝術,創意兼具省思,也讓遊客印象深刻,相機快門按個不停。
專題

木棉花

木棉花最近盛開,火紅的花瓣在風微風的吹襲下,掉落滿地,為綠色的草地點妝。但是,等過一陣子,花果成熟爆開後,棉絮紛飛,屆時又將成為到公園綠地休閒民眾的夢魘。難怪不少市民說「這種市花讓人又愛又恨」。
專題

花現台北

「2012花現台北─爭艷再現」特展2011/12/24起在圓山爭艷館登場,展期至2012年4月8日為止。更多資訊詳見官網http://tba.ishow.gmg.tw。
專題

迷迭香暨美食

迷迭香原產地在地中海,全世界目前有七百個品種。 產地地中海斷崖邊的迷迭香,遠望就像海浪沖激起的浪花,又似晶瑩剔透的露珠,因此別名「海的露珠」。 自古以來迷迭香就被當成不老美容的藥草,不僅能恢復青春、強壯身體,更能提神醒腦、增強記憶力。如今有不少人,在書桌、辦公桌擺放迷迭香盆栽,大大提升了它的知名度。 迷迭香依生長習性可分直立型及匍匐型兩種。直立型開粉白色及淺藍色花系,適合烹調及景觀造景用。匍匐型品種開鮮藍色花,適合當吊盆及地被植物。 迷迭香性喜溫暖氣候、耐旱,砂質壤土和排水良好處,利於生長,通常採阡插繁殖,分株、壓條、播種也可繁殖。由於迷迭香可提味,有助於消化油脂,兼具抗菌、防腐功效,因此被廣泛用於烹調,新鮮莖葉具濃郁芳香,可消除肉類腥味,風味獨特。用迷迭香泡澡,可促進血液循環、消除疲勞,喝迷迭香茶,可讓活力再現消化脂肪、健胃整腸。迷迭香提煉的精油多用於香料,可製作護膚、護髮、洗髮精等產品,是相當珍貴的香草植物。如果在花卉或中草藥為號召的餐廳享用餐點,迷迭香是相當普遍又值得珍愛的對象。
專題

桑椹

桑椹屬落葉喬木為桑科的果實,又稱桑果。桑樹有雌雄之分,雌樹會發育成聚生果,每年開花結果2次,花呈黃綠色,與葉同時開放,雄花呈柔夷花序,雌花成穗狀花序,果實初期色青紅、味酸,成熟時以個體大、肉厚、色澤呈紫紅色為佳,每年3-6月份為盛產期。。桑椹的生命力超強,一般高約2、3公尺,結果時幾乎滿樹是果實,極為壯觀,象徵多子多孫多福氣,很討人喜愛。 桑椹的營養價值極高,內含多種維生素、礦物質有益延緩細胞老化可鮮食,也可整株入藥,並可製成果汁、蜜餞、酒或果醬;甚至熬煮後,有治咳化痰功效,用途極多。但因桑果不耐放,內含豐富的花青素,3 至4小時內即發酵、產生變化,如果天氣熱很容易就出汁,必須在一天內冰凍。
專題

竹子的種類約有1千種,60%集中於亞洲,台灣竹的種類約有170餘種,竹性忌旱,喜溫濕多雨,臺灣地跨熱、暖兩帶,高低海拔均有,從平原到中央山脈的丘陵地,都可看到竹子的蹤跡。竹屬於禾本科,為多年生常綠喬木狀木本植物,生長速度相當快,竹桿直立,中空有節,竹又分散生竹、叢生竹,較常見的有:麻竹、綠竹、刺竹、長枝竹、孟宗竹、桂竹….等等。蘇東坡謂:「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竹子在詩人當中,常常是用來發揮題材或繪畫,在萬物中竹子以高雅、清淡而脫穎而出。竹以其外直常綠,代表君子高尚之氣節;竹其為空心,竹節向上筆直,代表虛心向上,節節高昇。竹自古以來和松柏合稱「歲寒三友」,又和梅蘭菊合稱「四君子」。觀賞竹子四季皆宜,竹影搖曳生姿,別有一番風味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