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陳島系列 5個專題

專題

大陳島軍民生活

1950年代初,浙江外海的大陳島仍在中華民國政府轄下,處於台海兩岸對峙的最前沿。我政府基於戰備,在大陳島上修建硬體設施,特別著重教育和衛生。 1955年一月,大陳島的屏障一江山失守;2月,大陳島2萬8千名軍民撤退到台灣,由基隆港登岸,其後安排到台灣各縣市建置大陳村或一江村安置生活。
專題

大陳島撤退

1950年代初,浙江外海的大陳島仍在中華民國政府轄下,處於台海兩岸對峙的最前沿。我政府基於戰備,在大陳島上修建硬體設施,特別著重教育和衛生。 1955年1月,大陳島的屏障一江山失守;2月,大陳島2萬8千名軍民撤退到台灣,由基隆港登岸,其後安排到台灣各縣市建置大陳村或一江村安置生活。
專題

大陳島基隆港登岸

1950年代初,浙江外海的大陳島仍在中華民國政府轄下,處於台海兩岸對峙的最前沿。我政府基於戰備,在大陳島上修建硬體設施,特別著重教育和衛生。 1955年1月,大陳島的屏障一江山失守;2月,大陳島2萬8千名軍民撤退到台灣,由基隆港登岸,其後安排到台灣各縣市建置大陳村或一江村安置生活。
專題

大陳島蔣夫人探視

1950年代初,浙江外海的大陳島仍在中華民國政府轄下,處於台海兩岸對峙的最前沿。我政府基於戰備,在大陳島上修建硬體設施,特別著重教育和衛生。 1955年一月,大陳島的屏障一江山失守;2月,大陳島2萬8千名軍民撤退到台灣,由基隆港登岸,其後安排到台灣各縣市建置大陳村或一江村安置生活。
專題

大陳島嬰兒

1955年2月8日到11日,中華民國政府在美國第七艦隊護航下,將大陳島上的1萬7千多名居民全部撤退到台灣。大陳婦女「生產力」驚人,「艙中添丁、碼頭產子」,有人在軍艦上就臨盆,有人一下船就趕到醫院生產。共計撤退兩天內,就產下14名「大陳寶寶」! 當年,創刊四年的聯合報由攝影記者為這14名「大陳寶寶」拍了人生第一張照片,全是被母親擁在懷中的幸福鏡頭。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