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以末代指考+日期>=20140510+日期<=20240427+報別=聯合報|經濟日報|聯合晚報|Upaper共搜尋到 21筆資料
  • 1.大學招不滿 境外生免計生師比 學界盼放寬

    分發入學全台大學仍有逾六千缺額未招滿,考分會建議,大專校院應積極開拓外籍生市場,以彌補國內生源缺乏;學界則倡議,境外生免計生師比比值可從現在的百分之三,調整回過去的一成,對境外生招生才會更有利。 元智

    2023-08-19.聯合報.A6.生活.考公職.記者許維寧╱台北報導
  • 2.分發紅利變少 明年申請入學估回穩

    受去年分發入學「低分高就」紅利影響,今年不少考生放棄申請入學,投入分發。根據分發會統計,今年各管道回流名額創下歷年之最,其中申請入學就因放棄者眾,達一點七萬個。大學和補教端分析,今年眾多考生投入分發入

    2023-07-30.聯合報.A6.文教.記者許維寧╱台北報導
  • 大學入學分科測驗今天登場,昨也開放看考場,不過因為消毒作業,考生只能在試場外查看。記者葉信菉╱攝影

    3.今分科測驗 通訊手表勿帶進場

    一一二年分科測驗將於今明兩天登場,根據大考中心統計,今年共計四萬二二五二人報考,較去年大增百分之四十五,人數更超過一一○年末代指考。分科測驗首日依序由物理、化學、數學甲、生物登場,為二、三類組考生戰場

    2023-07-12.聯合報.A6.文教.記者許維寧、趙宥寧╱台北報導
  • 4.分科測驗4.2萬人報考 大增4成5

    一一二年分科測驗將於七月十二、十三日登場,大考中心昨公布共有四萬二二五二人報考,較去年一口氣大增百分之四十五,人數也比一一○年末代指考還要多。而在七個選考科目中,又以數學甲二點六萬餘人報考最多,另有二

    2023-07-04.聯合報.A6.文教.記者趙宥寧╱台北報導
  • 5.首屆分科測驗考生 僅2.9萬人

    一一一學年度首屆分科測驗將於七月十一、十二日登場,僅二萬九○八三人報名,和去年指考約四萬餘人報名,考生人數減少萬餘人,評估是受新課綱上路重考生數降低影響。 此外,今年開放確診輕症、無症狀考生應試,考生

    2022-06-25.聯合報.A5.生活.考公職.記者許維寧╱台北報導
  • 考上交大乙組機械工程系的武陵高中潘昱安,雖患亞斯伯格和過動症,仍靠自制力考上夢想科系。記者朱冠諭╱攝影

    6.常跑醫院顧父 張福臨上台大醫

    末代指考昨天放榜,平鎮高中首度出現2人錄取醫學系,錄取台大的張福臨家境清寒,常到醫院照顧中風住院的父親,最終也沒讓家人失望。桃園武陵高中考上交大乙組機械工程系的潘昱安,患亞斯伯格和過動症,幼時無法在椅

    2021-09-01.聯合報.B2.桃竹苗要聞.記者鄭國樑、朱冠諭╱桃園報導
  • 7.錄取率新高 末代指考僅700人落榜

    末代大學指考昨放榜,三萬三八六九人上榜,錄取率百分之九十七點九八創歷年新高,只有七百人落榜史上最少。各大學校系釋出三萬六千多個招生名額多於考生,二七三二個缺額四年來最多,外語和遊憩運動學群都逾四百個缺

    2021-09-01.聯合報.A7.文教.記者潘乃欣╱台北報導
  • 8.家有指考戰士

    你可以想像跑馬拉松剩最後一哩路,被告知要再加馬跑完三千公尺的感受嗎?沒錯,末代指考生恰巧遇到二十年來的首次延期。消息發布當天,兒子哀號:「地獄再延長二十五天的概念!我明明已經準備好了!」的確,考試是孤

    2021-08-21.聯合報.D1.家庭.副刊.黎明囡仔(高雄三民)
  • 台南女中針對升高二生錄製56支教學影片,讓學生好好複習高一課程,且加深加廣。圖╱台南女中提供

    9.南市高中迎戰新課綱 推暑期課輔

    末代指考結束,高二升高三學生就要面對新課綱第1次大學學測,受疫情影響,暑假無法到校上課,但各校都推出線上暑期課輔。台南女中擔心之前線上學習不如實體上課的效果,針對升高二的學生推出各科教學影片;台南二中

    2021-08-05.聯合報.B2.雲嘉南要聞.記者鄭惠仁╱台南報導
  • 10.教師團提列 指考爭議題 地理7題最多

    末代大學指考上周落幕,大考中心昨截止開放民眾針對今年試題和解答提出意見。各教師解題團隊點出有爭議的題目,其中地理七題最多、生物三題次之,物理、化學各有兩題。有爭議的主因是考題超出課綱範圍,其次是題幹提

    2021-08-03.聯合報.A7.文教.記者潘乃欣╱台北報導
  • 酷暑中迎戰 大學指考第二天國英數主科登場,白天依舊高溫炎熱。一早家長送到試場,由於疫情關係只能依依不捨場外打氣。記者林俊良╱攝影

    11.末代指考國文 預示新學測方向

    今年大學指考國文文言文、白話文占比各半,最後一題引述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李清筠文章,從歷屆考題討論「為何要學國文」,師生都認為有創意,也預示新課綱考試方向。補教指出,全卷中間偏難,估五標都比去年降一

    2021-07-30.聯合報.A7.文教.記者潘乃欣、趙宥寧、喻文玟、徐如宜、鄭惠仁、潘才鉉╱連線報導
  • 12.英文難字少 閱讀力好很吃香

    教育部今年提出多項雙語教育政策,今年指考英文作文更以此為題。解題教師認為,今年考得稍難,閱讀能力好的考生很吃香,卻也有高中教師擔心,作文題是決勝關鍵,卻可能因城鄉差距,出現「雙峰現象」;補教老師則認為

    2021-07-30.聯合報.A7.文教.記者趙宥寧、潘乃欣、鍾維軒、喻文玟、徐如宜、鄭惠仁╱連線報導
  • 永遠為你加油 兩度延期的末代指考昨天登場,因防疫規範,不開放家長與親友陪考。父母在考場外與考生合影。記者侯永全╱攝影

    13.指考生物「對末代考生很不友善」

    末代大學指考昨登場,自然組考生先上場。生物科大量結合新冠肺炎疫情,補教指出時事題占了兩成,快篩試劑、疫苗種類都入題,不但考知識還要會推論,是近五年最難,估九十分以上學生創新低,不過頂標可能和去年一樣為

    2021-07-29.聯合報.A7.文教.記者潘乃欣、趙宥寧、徐如宜、喻文玟、鄭惠仁、李成蔭╱連線報導
  • 建國中學廖同學(左起)、麗山高中莊承羲、桃園高中李同學、文華高中廖幸茹、台中一中劉家維今起迎戰指考。圖╱受訪者提供

    14.末代指考衝刺「最難關是孤獨」

    四點一萬人報名的末代大學指考今天登場。今年因疫情三級警戒強碰考前衝刺期,指考不但一舉延後近卅天,考生們也無法到校或圖書館、補習班溫書,不少指考生分享衝刺期間的掙扎,不約而同表示最難的關卡是「少了戰友相

    2021-07-28.聯合報.A7.文教.記者趙宥寧、潘乃欣、董俞佳╱台北報導
  • 15.末代指考 未戴好口罩零分

    四點一萬人報名的大學指考七月廿八日到卅日登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這場末代指考防疫規則將是史上升學考最嚴,考生應試時若未戴好口罩且經勸阻不聽,最重處該科零分;每間教室僅容納廿名考生,且不開放學校組成考

    2021-07-14.聯合報.A1.要聞.記者潘乃欣、趙宥寧、董俞佳╱台北報導
  • 16.社會基本概念上手 把握近5年題型

    指考社會領域分為地理、歷史、公民三科。今年指考是舊課綱最後一屆,銜接新課綱。命題預期將融入新舊課綱概念,跨領域、跨學科題目是命題趨勢,考生作答務必完整且全面性思考。把握近五年考古題型,考前弄清楚常錯的

    2021-07-02.聯合報.A7.文教.本報記者董俞佳
  • 今年高中畢業生是舊課綱末代生,除了考一月的大學學測,還有四萬多人報名因疫情延到月底登場的指考。本報資料照片

    17.末代指考生 困家中拚最後一役

    今年高中畢業生是舊課綱末代生,其中有四萬多人報名指考。面對明年大學考招新制上路,這次指考像是「沒有退路」的「最後一役」,偏偏疫情攪局,七月底指考前這段衝刺時間出現備考「空窗」,學校、老師難以從旁協助,

    2021-07-01.聯合報.A7.文教.記者馮靖惠╱台北報導
  • 18.重考 備審資料可替代學習檔案

    舊課綱末代指考生擔心明年難再拚新課綱考招新制。不少頂大都說,若舊課綱考生明年想重考「不用太擔心」,學習歷程檔案可用備審資料替代,大學招生審查原則不會因學習歷程檔案的建置改變;至於新題型適應,重考生應會

    2021-07-01.聯合報.A7.文教.記者馮靖惠╱台北報導
  • 19.慈濟給學生的希望 政府澆熄了…

    從疫情初期到現在,每個族群,不同的職業類別,不論士農工商,都希望能夠優先打到疫苗,各行各業也在疫情期間受到不小的衝擊,有些人甚至連溫飽都有困難了。但是我們都知道疫情目前唯一的解方就是疫苗,一些大企業、

    2021-06-28.聯合報.A10.民意論壇.陳昱安╱高中生(台北市)
  • 20.大一晚兩周入學 新型學測考試取消

    國內疫情仍在發燒,有四萬一三二一名考生報名的大學指考,延到七月廿八日至卅日辦理。教育部表示,後續將於八月中旬公告指考成績,八月下旬到九月初放榜,再提供各大專校院三周作業時間,預計九月底安排下一屆大一新

    2021-06-08.聯合報.A2.焦點.記者潘乃欣、楊雅棠、邱宜君╱台北報導
聯合知識庫庫藏資料
  • 資料來源
  • 起迄日期
  • 資料筆數
  • 聯合報
    自 1951-09-16 迄今
    587萬筆
  • 經濟日報
    自 1967-04-20 迄今
    380萬筆
  • 世界日報
    自 2000-02-23 迄今
    237萬筆
  • 新聞圖庫
    自 1952-09-07 迄今
    1095萬張
  • 動腦雜誌
    自 1977-07-05 迄今
    14002筆
  • 遠見雜誌
    自 1986-07-01 迄今
    24359筆
  • 商業周刊
    自 1995-06-26 迄今
    55082筆
  • 聯合晚報
    自 1988-02-22 至 2020-06-01
    134萬筆
  • Upaper
    自 2007-03-26 至 2018-04-26
    15萬筆
  • 民生報
    自 1978-02-18 至 2006-11-30
    190萬筆
  • 星報
    自 1999-09-01 至 2006-10-31
    18萬筆
  • 歐洲日報
    自 2000-02-01 至 2009-08-31
    14萬筆

您勾選的資料已成功加入「文章線上授權」!!

您選擇的資料有部分不在可授權的範圍內,其餘資料已加入「文章線上授權」!!
未被加入的資料可能為:

  • 非本報系著作權範圍資料
  • 我的剪報中「匯入外部資料」
  • 「文章線上授權」中已有此筆資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