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庇護島設計不良 立意良善反惹怨
全台各地陸續發生車輛撞上行人庇護島案件,台中北區進化北路段,二個半月內發生十八起,因駕駛「切西瓜」行駛,自撞庇護島車禍,高頻率發生庇護島車禍路口,谷歌地圖上還被標注是「西瓜專賣店」。 駕駛人批評,庇護
2025-01-05.聯合報.A5.話題.記者曾健祐、趙容萱、黃仲裕、宋原彰、林保光、陳雅玲╱連線報導 -
2.行人庇護島 駕駛自撞頻傳
為擺脫行人地獄惡名,交通部大力倡導設置行人庇護島,但在駕駛習慣未改變下,卻也導致事故頻傳,消基會批評,庇護島反而成為駕駛的新危險區域,建議增設反光條;台灣安全駕駛監督聯盟等十三個人本交通團體則發聲明反
2025-01-05.聯合報.A1.要聞.記者周湘芸、張博瑞╱台北報導 -
3.空汙、水汙 桃竹竹苗跨縣市通報
桃竹苗地區近年屢傳工廠、掩埋場火警,下風處鄰近縣市因此遭空汙危害。桃竹竹苗區域治理平台會議昨天開會,4縣市長拍板成立跨縣市通報平台,由24小時待命的消防局彼此聯繫,轉通報到轄區環保局監測,並加碼把水汙
2024-12-10.聯合報.B2.中部要聞.記者郭政芬╱新竹報導 -
4.偽造車牌擬重罰3.6萬、車銷毀
偽造車牌事件層出不窮,交通部昨表示,將修法提高罰鍰上限,從現行的一萬八百元,提高至三萬六千元,並當場沒入車輛銷毀;汽車駕駛若非車輛所有人,也將一併開罰,汽機車都適用。交通部表示,後續會盡速呈報行政院,
2024-11-15.聯合報.A6.生活.專輯.記者周湘芸╱台北報導 -
5.警追拒檢車擊斃乘客 無罪
桃園市警八德分局時任曾姓副所長,四年前深夜攔查酒駕,遭吳姓男子駕車衝撞,曾情急之下開五槍制止,其中二槍意外擊斃後座楊姓女乘客,檢方依過失致死罪起訴;桃園地方法院認為曾員用槍未逾越必要程度,判他無罪。可
2024-11-06.聯合報.A14.社會.記者陳恩惠、周嘉茹╱桃園報導 -
6.詐團車手拒檢逃 警開9槍逮2人
林姓男子和朱姓通緝犯涉從事詐團車手,昨天下午駕車懸掛報廢車牌在新北市三重區遇警攔查,拒檢衝撞逃逸,警方飛車追逐二點五公里,連開九槍,一槍擊中朱男腹部,兩人轎車失控被制伏;朱男送醫暫無生命危險,全案擴大
2024-10-15.聯合報.A16.社會.記者林昭彰╱新北報導 -
7.假車牌氾濫 藍委籲重罰沒入車
假車牌氾濫且倍增,立委洪孟楷昨呼籲從源頭管理、阻絕銷售,提出「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12條修正草案」,使用假車牌最重可沒入車輛。交通部表示,也將與法務部檢討相關法令加重罰則,並全面查緝假車牌。 假車牌
2024-10-09.聯合報.B1.全台焦點.記者屈彥辰╱台北報導 -
8.綁架富商判刑逃亡 拒檢落網
嘉義縣朴子市柯姓富商三年前遭綁架勒贖一億,付贖三千萬釋放後,警方緝捕主嫌李育儒,在高雄美術館開十九槍將李男擊斃,張姓共犯遭判刑四年四月後逃亡被通緝,前天深夜在高雄市仁武區駕車因未開大燈拒檢逃逸,先撞傷
2024-09-15.聯合報.A12.綜合.記者石秀華╱高雄報導 -
9.南投5處科技執法 上月罰875件
南投縣7月啟用的5處易肇事路口科技執法,僅1個月就取締875件違規,平均每天近30件;位處長下坡的台中市南屯區向上路五段,今年已取締714件嚴重超速。但過猶不及,台中市烏日分局警員蹲坐在人行道電桿後,
2024-08-07.聯合報.B2.中部要聞.記者黑中亮、曾健祐、黃寅╱連線報導 -
10.遊覽車違規告警大增 事故卻創新高
交通部補助遊覽車業者安裝GPS設備,超時、超速或行駛禁行路段時會發出告警,但審計部最新決算報告指出,近三年遊覽車告警件數近萬件,去年告警總件數大增九成,但事故件數卻創新高,認為告警管理機制未改善遊覽車
2024-08-05.聯合報.A6.生活.文教.記者胡瑞玲╱台北報導 -
11.預防藥駕 擺脫交通地獄
「酒後不開車」的觀念深植大部分國人心中,但大家容易忽略的是「藥駕危機」,如治療過敏性鼻炎、蕁麻疹等常用的抗組織胺等可能影響中樞神經導致專注程度、協調能力下降及嗜睡;眼科常用的散瞳劑因瞳孔放大導畏光等,
2024-07-29.聯合報.D4.健康.黃金舜╱ 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 -
12.逃逸10公里 2毒犯拒檢衝撞 警鳴槍才就擒
倪姓男子前晚開車遇警攔檢,車上藏毒,同車鄭姓男子又是被判十五年刑的毒品通緝犯,二人拒檢逃逸,闖紅燈飆車逃往桃園龜山地區,被攔下又試圖倒車衝撞,員警對空鳴槍才束手就擒;警詢後依毒品、妨害公務等罪嫌送辦,
2024-07-29.聯合報.A14.綜合.記者林昭彰╱新北報導 -
13.智駕進化 駕馭移動更安心
全球車輛產業正積極轉向新能源化和軟體化發展,新一代汽車不僅更注重油電能耗最佳化,還結合車輛主動安全功能與人工智慧技術來提升駕駛安全性。例如,美國特斯拉汽車通過空中下載技術(OTA)更新駕駛輔助軟體(A
2024-07-28.經濟日報.A11.產業追蹤.張均東 -
14.嚴重超速吃雙罰單 雙北開罰暴增
交通部去年6月30日修正嚴重超速的「危險駕駛」處罰標準,從行車速度超過規定的最高時速60公里下修為40公里,修法上路滿周年,雙北嚴重超速都較去年同期增4.9倍,還有民眾在同道路被連續開罰13次,罰鍰累
2024-07-19.聯合報.B2.北部要聞.記者鍾維軒、葉德正╱連線報導 -
15.衛福部長:博愛座一定會保留
博愛座讓座糾紛不斷,衛福部長邱泰源昨表示,「設置博愛座象徵世代溫暖,一定會保留。」名稱是否沿用或改稱優先席,可進一步討論。至於在大眾運輸系統相對不便利地區,老年人「移動」得靠自行騎車或開車,如何避免高
2024-06-21.聯合報.A6.生活.文教.記者廖靜清、林琮恩、黃婉婷、周湘芸╱台北報導 -
16.蕭煌奇開車載美眉 招警盤查沒事的
「視障歌王」蕭煌奇昨舉行新專輯「沒事的」發片記者會,現場首播同名主打「沒事的」MV,意外曝光他化身司機開車上路,後面還載著美眉,全場一片譁然! 此舉是否有「危險駕駛」疑慮?蕭煌奇一派輕鬆:「那天還真的
2024-05-10.聯合報.C1.影視.消費.記者許晉榮╱台北報導 -
17.老駕駛事故多 醣、鹽是禍首
去年台灣有7.3萬名65歲以上老人駕汽機車發生車禍,高齡人士如何擺脫「移動式神主牌」的標籤,日本腦神經外科、認知症專科醫師朴啟彰提醒:勿過度攝取醣類與鹽分。因為糖尿病與高血壓可能讓開車的長者,變成危險
2024-04-26.聯合報.A11.民意論壇.記者╱雷光涵 -
18.蕭美琴上月訪布拉格 傳遭陸跟監
捷克智庫歐洲價值安全政策中心主任楊雅譽(Jakub Janda)在X平台轉發一則捷克媒體報導,指中國大陸軍事外交官在布拉格騷擾來訪的中華民國副總統當選人蕭美琴,報導指,為尾隨蕭美琴,中方人士闖紅燈差點
2024-04-07.聯合報.A4.要聞.記者張文馨、周佑政、林縉明╱綜合報導 -
19.出事路口行穿線是斜的 學者:應退縮
彰化國小三姊弟前天過馬路遭撞傷,事後發現該路口為典型「三缺」路口,彰化警方統計該路口近三年每年各發生八到十一件車禍。對此,消基會交通委員會召集人李克聰點出三點警示,強調斜高路口的行穿線可退縮,降低行人
2024-02-24.聯合報.A5.話題.記者葉冠妤、林敬家、簡慧珍╱連線報導 -
20.道安基本法上路 學者憂部會喬不攏
為改善「行人地獄」惡名而制定的「道路交通安全基本法」,今年元旦施行後,相關部會仍得耗時半年統整相關法令、規範,但外界擔憂各部會若因「本位主義」,不願提升交通安全為前提調整法規,恐會重演金管會原欲透過汽
2024-02-20.聯合報.A6.生活.文教.記者楊竣傑╱台北報導
- 資料來源
- 起迄日期
- 資料筆數
-
聯合報自 1951-09-16 迄今591萬筆
-
經濟日報自 1967-04-20 迄今385萬筆
-
世界日報自 2000-02-23 迄今243萬筆
-
新聞圖庫自 1952-09-07 迄今1101萬張
-
動腦雜誌自 1977-07-05 迄今14219筆
-
遠見雜誌自 1986-07-01 迄今24809筆
-
商業周刊自 1995-06-26 迄今56210筆
-
聯合晚報自 1988-02-22 至 2020-06-01134萬筆
-
Upaper自 2007-03-26 至 2018-04-2615萬筆
-
民生報自 1978-02-18 至 2006-11-30190萬筆
-
星報自 1999-09-01 至 2006-10-3118萬筆
-
歐洲日報自 2000-02-01 至 2009-08-3114萬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