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生活在一座躁動之島
謝銘祐——來自台南的音樂唱作人,自稱「府城流浪漢」,以音樂創作與實際行動關注社會議題,曾二度拿下金曲獎最佳台語男歌手獎。與台南創作人組成「麵包車」樂團,研究並改編、創作台灣民謠,至全台巡迴義唱。 「有
2025-06-13.聯合報.K6.500times.撰文╱郭振宇 -
2.勇於挑戰、說到做到的台灣精神
台灣與日本作為密切交流的鄰國,「食物美味,人們溫和親切,氛圍悠哉輕鬆,適合旅遊」是《TRANSIT》編輯部的台灣印象。作為一本深度旅行文化雜誌,《TRANSIT》不只報導旅遊資訊,更從政治發展、種族組
2025-06-13.聯合報.K2.500times.撰文╱TRANSIT編輯部 -
3.慶警察節 賴總統重申跨部會掃黑、打詐
警政署昨舉行「警察節慶祝大會」,賴清德總統出席頒獎表揚全國廿八位模範警察,他重申政府掃黑、打詐決心,不會退讓半步;無論掃黑或打詐,要集結跨部會力量,絕不姑息更不會放水。 賴清德表示,警察總是守在最需要
2025-06-13.聯合報.A12.綜合.記者廖炳棋╱台北報導 -
4.地牛翻身頻繁 住宅地震險投保率逾39%
11日晚間19時00分,臺灣東部海域發生芮氏規模6.4強震,臺東縣地區最大震度5弱,全臺民眾幾乎都收到國家級警報、北捷也因安全考量一度停駛檢查;昨(12)日凌晨00時01分,臺東縣近海又發生規模5.0
2025-06-13.經濟日報.B1.金融活動.台北訊 -
5.曾國城點歌傳承 吳姍儒比讚接棒
吳姍儒接下曾國城失言風波後丟掉的節目「一字千金」,兩人沒辦理交接,卻在林俊傑演唱會上相遇,曾國城坐在吳姍儒前方,轉過頭來關心她「怎樣,節目錄得順利嗎?」中間雖被演唱會打斷,但到回家,兩人還在互傳簡訊。
2025-06-12.聯合報.C2.星話題.記者葉君遠╱台北報導 -
6.新冠疫情下修 快篩庫存恐過剩
衛福部疾管署日前下修此波新冠染疫人數,從一七一萬人調整為四十二萬,染疫人數減少,衛福部原請業者每日回報快篩試劑生產量,現改為每周回報。食藥署副署長王德原說,快篩許可證業者產品效期多為二年,目前還有一年
2025-06-12.聯合報.A6.生活.記者林琮恩╱台北報導 -
7.流標3次 前鎮漁港船員會館揭幕
高雄前鎮漁港船員會館去年4月完工啟用,旅館住宿歷經3次流標,昨終於揭牌營運,3、4樓旅館共64間套房,3樓開放一般旅客、4樓保留給船員,海景房可俯瞰港口景致,另設緊急避難中心,為颱風來襲的登陸船員提供
2025-06-11.聯合報.B2.南部要聞.記者徐白櫻╱高雄報導 -
8.風雨
民雄友人去年七月二十四晚上 向嘉義的凱米颱風揮別 將北上和妻兒團聚 他拍兩張高鐵月台照片傳給我 還LINE幾句話 「月台擋不住風雨的熱情 沒人的月台 只來了風和雨」 照片裡話裡積滿了雨水和風聲 我聽到
2025-06-09.聯合報.D3.聯合副刊.渡也 -
9.南柯一夢:未婚妻與我
昨晚我作了一個很奇怪的夢:我帶著未婚妻回到員林鄉下和母親以及大姊見面,這個未婚妻我從未見過,卻又感到熟悉,她的樣子算不上漂亮,卻是我最鍾情的那種類型:安靜、端莊、乾淨、不愛講話,身上隨時都帶著一本書,
2025-06-09.聯合報.D3.聯合副刊.劉森堯 -
10.新式蚵棚抗強颱 台南今年補助共120棚
牡蠣養殖是台南重要海上經濟,蚵棚受海浪破壞易成海洋廢棄物,台南市政府推動以高密度聚乙烯(HDPE)材質製作的新式蚵棚,今年擴大補助棚數共120棚,都採實名制。 去年10月底到11月初康芮、銀杏颱風陸續
2025-06-09.聯合報.B2.南部要聞.記者鄭惠仁╱台南報導 -
11.蝴蝶成颱?周二前機率低
首颱蝴蝶何時生成受關注,中央氣象署預報員林定宜表示,目前南海及菲律賓東方海面有兩個熱帶擾動,是否整合或各自發展還需觀察,預估周二前成颱機率低,周二後再觀察。 林定宜說,南海及菲律賓東方海面的兩個熱帶擾
2025-06-09.聯合報.A6.生活.文教.記者胡瑞玲╱台北報導 -
12.淡水河口淤積 年底定清淤方案
淡水河口淤積嚴重,過去渡輪往返淡水、八里只要10分鐘,現至少要花費40到50分鐘,且須繞往外海才能抵達。新北市府今年委託陽明交大評估航道淤積改善,期中報告出爐,認為淤積原因包含台北港建港、颱風、水庫洩
2025-06-08.聯合報.B2.北部要聞.記者葉德正╱新北報導 -
13.新北防災士逾萬人
面對極端氣候與災害風險日益升高的挑戰,除消防、救護人員,民間力量也是關鍵。新北市配合內政部培訓防災士,截至今年已經突破萬人,占全國防災士人數四分之一強,市府昨舉辦成果發表會,市長侯友宜訂出40萬名的目
2025-06-07.聯合報.B2.北部要聞.記者葉德正╱新北報導 -
14.換肝之父陳肇隆 植樹廿年 荒蕪醫院今成樹海
耗時一年,前後諮詢八十二名來自醫界、學界、官員等專家,首支由民間出資的全民健保卅周年紀錄片「創造奇蹟的旅程」,完整記錄健保開辦的艱辛,並探討健保「永續」的可能性。影片以高雄長庚肝臟移植手術破題,許多肝
2025-06-07.聯合報.A7.健康永續行動家.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
15.剷除政治樹 精細規畫如開刀
陳肇隆是亞洲第一例肝臟移植手術主刀醫師,他認為,換肝就跟種樹一樣,前者救人,後者救地球,站在地球永續的角度,如果每個人均選擇一件對環境有益的小事,社會就可以更美好,而種樹便是他所選擇的「小事」。 陳肇
2025-06-07.聯合報.A7.健康永續行動家.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
16.水鄉之戀
我忘不了那個村莊,更精確地說,是那間房屋、那面牆。 風頭水尾如何防洪禦潮 民國70年三月,我入職未滿一年,長官派我陪同日本專家森上千秋、農復會劉技正,去勘查屏東的海岸防護。我們站在塭豐海堤上,一邊是深
2025-06-06.聯合報.D2.繽紛.文╱張炎銘 -
17.八掌溪清淤全堆後壁 地方不滿
去年8月凱米颱風導致八掌溪潰堤,鐵路路基被沖毀,台南後壁一帶及嘉義發生嚴重水患,議員昨在市政總質詢指八掌溪疏浚土方全堆放在台南後壁的台糖農場,原是滯洪區卻可能導致倒灌淹水,地方不滿風險全由台南承擔,醞
2025-06-06.聯合報.B2.南部要聞.記者吳淑玲╱台南報導 -
18.前鎮漁港改造延宕 魚販:如漏水監獄
高雄前鎮漁港砸81億元改造,其中多功能運銷中心原訂去年底完工,工程一再延宕,近來連日大雨,場內早市漁獲販售區漏水,場外臨時攤販抱怨施工中的展售區設計不當像監獄。海洋局指,已請國土署加強臨時排水改善措施
2025-06-06.聯合報.B2.南部要聞.記者徐白櫻、宋原彰╱高雄報導 -
19.成龍濕地 調適氣候變遷成典範
雲林縣口湖鄉成龍村30年前一場世紀海水倒灌,幾乎滅村,廣大良田被淹沒變成濕地。環境部把這個海平面下的聚落演變拍成影片,昨在雲林首映。環境部氣候署長蔡玲儀說,成龍濕地不僅是國家重要濕地,也是調適氣候變遷
2025-06-06.聯合報.B1.全台焦點.記者蔡維斌、陳雅玲╱雲林報導 -
20.牛稠溪高灘地堆積 村民憂淹水
嘉義縣民雄鄉牛稠溪旁金興村原本就地勢低窪,溪的高灘地又堆積嚴重,且溪西側岸上雜樹叢生,遇大雨洪水易倒伏,還有消波塊被沖至出水口,村民憂心近期南部降雨量大,淹水噩夢重演,盼盡速清除影響排洪的可能,並增設
2025-06-05.聯合報.B2.南部要聞.記者黃于凡╱嘉義報導
- 資料來源
- 起迄日期
- 資料筆數
-
聯合報自 1951-09-16 迄今593萬筆
-
經濟日報自 1967-04-20 迄今386萬筆
-
世界日報自 2000-02-23 迄今245萬筆
-
新聞圖庫自 1952-09-07 迄今1144萬張
-
動腦雜誌自 1977-07-05 迄今14345筆
-
遠見雜誌自 1986-07-01 迄今24977筆
-
商業周刊自 1995-06-26 迄今56611筆
-
聯合晚報自 1988-02-22 至 2020-06-01134萬筆
-
Upaper自 2007-03-26 至 2018-04-2615萬筆
-
民生報自 1978-02-18 至 2006-11-30190萬筆
-
星報自 1999-09-01 至 2006-10-3118萬筆
-
歐洲日報自 2000-02-01 至 2009-08-3114萬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