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跟著1na,來高雄吃FINE吧!
超現實虛擬人,前有來自洛杉磯的Lil Miquela與東京的imma,科技大國的我們自然也不落人後,做為寶島第一個虛擬模特 - 1na,在今年情人節從元宇宙降臨世界!儘管登入地球年資尚短,但愛美食愛體
2023-06-09.聯合報.K4.500times.文╱張翔、協力╱D.A.M.N -
2.交給身體記憶——探索2023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一直都相信,所謂好的建築,就是創造人們從來沒有體驗過的空間。譬如羅馬,整個羅馬古城都是以神的尺度所建造,如此宏偉而壯麗、望塵莫及,使人體悟到自身的渺小。再譬如,威尼斯是以潮汐升降及船與河所構成的水上城
2023-06-09.聯合報.K3.500times.文╱陳薇安 -
3.在光線和溫度之間流動的「野口勇美術館」
用身體感受陽光和空氣。體驗有形的石頭,無形的氛圍。 這不僅一間美術館,也是邀請觀眾感受並觀察光線,讓人沉思的地方。位於紐約長島市近郊工業區,由1920年代工廠重新整修的空間,野口勇美術館(Noguch
2023-06-09.聯合報.K3.500times.文╱黃姍姍 -
4.探索建築,發掘前所未有的身體感
後疫情時代,虛擬科技的開發加速進行,人類對於實體的探索也同樣並進著,甚至加倍渴望。建築作為一門用身體實際去經驗的學問,是找回身體感的重要體驗,借本期作者陳薇安所言:「在探索建築的過程中,找回自身感受的
2023-06-09.聯合報.K3.500times.本報訊 -
5.2023蛇形藝廊亮相:以「未來考古學」創造人與自然共聚場域
建築迷引頸期待的2023蛇形藝廊戶外展亭(Serpentine Pavilion)將於6月9日至10月29日在倫敦肯辛頓花園正式開放!今年由黎巴嫩建築師Lina Ghotmeh操刀的「À Table」
2023-06-09.聯合報.K2.500times.文╱陳宜慧 -
6.三峽廢棄煤礦場再生,走進「無礦」與時間重新相處
三年前,跟著自然洋行建築師曾志偉來到三峽白雞山林間的忠義礦場,壓著腳跟、踏著路沿、跟著氣味、循著直覺,身體跟心靈一路越沉越深,偌大的屋頂倚靠著山邊的巨石,回復到洞穴狀態的屋內集合著數百雙發亮的眼,礦工
2023-06-09.聯合報.K2.500times.文╱黃偉倫 -
7.走進大型裝置《途中》:一場拿回身體主導權的實驗
8公尺的高牆,中間夾著1.5公尺寬的橋面通道,站上橋面,腳下的地板開始隨著重心轉移,平緩地落下或升起;地板下裝載的數千顆滾珠,則隨著蹺蹺板的傾斜移動流洩出聲浪,剛剛好的控制在噪音的臨界點。走在上頭的人
2023-06-09.聯合報.K2.500times.文╱Stella Tsai -
8.#在建築中找回身體感
DESIGN ——走進大型裝置《途中》:一場拿回身體主導權的實驗 ——2023蛇形藝廊亮相:以「未來考古學」創造人與自然共聚場域 ——三峽廢棄煤礦場再生,走進「無礦」與時間重新相處 CULTURE —
2023-06-09.聯合報.K1.500times.本報訊 -
15.孕婦心律不整 北醫首做無輻射電燒
孕產婦最擔心孕期身體出現疾病變化,一位懷孕六個月的孕婦日前急忙赴北醫附醫急診室,自訴「我心跳好快、快到受不了」,醫療團隊診斷為「陣發性上心室頻脈」,為心律不整常見症狀之一,擔心孕期用藥會影響胎兒,傳統
2023-06-09.聯合報.D4.健康.記者陳雨鑫╱台北報導 -
16.全台203家加入 健康醫院提供衛教 幫病患延壽
許多人認為生病才到醫院看病,為了讓民眾提前預防,達到健康促進,衛福部國健署鼓勵全台醫院加入健康醫院行列,提供民眾戒菸服務、運動指引、飲食調整、健康諮詢、減重計畫及健康衛教課程等,協助民眾獲得更多預防保
2023-06-09.聯合報.D4.健康.記者許政榆╱台北報導 -
17.選對太陽眼鏡 顏色不是愈深愈好
● 眼睛常曬太陽,易罹患白內障、黃斑部病變 ● 市售太陽眼鏡品質不一,注意透光率 ● 挑選太陽眼鏡,抗紫外線UV是關鍵 炎炎夏日,除了皮膚要防曬,眼睛也要防曬!台灣的夏天紫外線很強,如果眼睛常曬太陽,
2023-06-09.聯合報.D4.健康.記者許政榆╱台北報導 -
18.肺癌精準醫療最新趨勢 肺癌放射治療新紀元
主講:台大癌醫腫瘤內科部醫師黃得瑞 台大癌醫放射腫瘤部醫師楊文綺 時間:6月15日(四) 下午1時15分至3時45分 地點:台大癌醫中心醫院 五樓國際會議廳 台北市基隆路三段155巷57號 洽詢:02
2023-06-09.聯合報.D4.健康.本報訊 -
19.注意飲食作息 吃東西前洗手
2020年2月台灣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口罩、快篩、隔離、疫苗等政策,把全民日常都打亂了。今年五月疫情趨於穩定,調整為第四類傳染病,我們安養機構的住民們,吵著說政策鬆綁,要開放多元社團活動,回歸日常,於是
2023-06-09.聯合報.D4.健康.文╱謝純碧(桃園市) -
20.觀觀世音菩薩像
應是被遺忘的星群在閃爍光芒 刺眼的光裡礙眼的淚 寺廟角落,小小後花園 排列著被遺棄的各種神像,喜怒不一 堆疊擁擠,互相細語著什麼── 它們不知來自何方又走了多遠的路 讓遊子的心浪子的情停駐,敬畏觀望
2023-06-09.聯合報.D3.聯合副刊.詹澈
- 資料來源
- 起迄日期
- 資料筆數
-
聯合報自 1951-09-16 迄今584萬筆
-
經濟日報自 1967-04-20 迄今376萬筆
-
美洲世界日報自 2000-02-23 迄今232萬筆
-
新聞圖庫自 1952-09-07 迄今1084萬張
-
動腦雜誌自 1977-07-05 迄今13853筆
-
遠見雜誌自 1986-07-01 迄今24038筆
-
商業周刊自 1995-06-26 迄今54222筆
-
聯合晚報自 1988-02-22 至 2020-06-01134萬筆
-
Upaper自 2007-03-26 至 2018-04-2615萬筆
-
民生報自 1978-02-18 至 2006-11-30190萬筆
-
星報自 1999-09-01 至 2006-10-3118萬筆
-
歐洲日報自 2000-02-01 至 2009-08-3114萬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