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以太平山+日期>=20140508+日期<=20210123+報別=聯合報|經濟日報|聯合晚報|Upaper共搜尋到 542筆資料
  • 三星鄉天送埤文創園區打造高空探索體驗,全程在10公尺左右高度進行,挑戰性高。

    21.天送埤高空探索 遊客挑戰膽量

    宜蘭三星鄉天送埤文創園區引入高空探索體驗設施「伐木星空」,也是全宜蘭第一座。設計源自早期太平山林場的伐木歷史,搭配索道、高塔、流籠,遊戲體驗過程刺激,鄉長李志鏞希望打造為鄉內旅遊亮點,帶動地方觀光。

    2020-12-24.聯合報.B2.北市宜花要聞.記者張議晨╱宜蘭報導
  • 太平山森林鐵路目前僅剩屬於「山地線」的蹦蹦車繼續運行。

    22.太平山森鐵復駛 山地線也評估

    行政院推動太平山森林鐵路復駛計畫,縣府正辦理平地線可行性評估,預計明年中完成送行政院核定。縣府上月還爭取山地線納入評估,昨宣布獲交通部核定880萬元經費,加上縣府配合款,共投入1050萬元進行可行性評

    2020-12-06.聯合報.B2.北市宜花要聞.記者張議晨╱宜蘭報導
  • 23.基隆城市博覽會預算 刪400萬通過

    基隆市府計畫活化太平山城,市長林右昌昨指出中山一、二路拓寬加上明年轉運站完工,原本在城市「背面」的太平山城,將成為城市「正面」,並提出評估興建纜車當上山「公車」的願景;市府明年舉辦城市博覽會3900萬

    2020-12-01.聯合報.B2.新北基隆要聞.記者邱瑞杰╱基隆報導
  • 宜蘭連日多雨,太平山山毛櫸步道相當泥濘,常見一群人默默背著碎石負重上山、鋪平泥濘路,這背影吸引2萬多名網友按讚。

    24.雨中背石鋪路 山毛櫸步道最美風景

    太平山森林遊樂區山毛櫸步道,是全台最能近距離觀賞黃金林美景的地區。因宜蘭連日多雨,人來人往,部分路段相當泥濘;常見一群人背碎石負重上山、默默前行、鋪平泥濘路,讓大家有平坦的路進出,這群人身影讓人感動,

    2020-12-01.聯合報.B1.全台焦點.記者戴永華╱宜蘭報導
  • 土場車站目前仍保存當年行駛的蒸汽機車頭與車廂。

    25.太平山森鐵 可望原汁原味重現

    宜蘭縣政府爭取太平山森鐵復駛,今年獲行政院補助,辦理森鐵平地線復駛可行性評估,縣府初步規畫,將採762軌距的蹦蹦車作為運行機車,以原始路線為主,讓森鐵原汁原味重現,預計明年中能完成可行性評估,送交通部

    2020-11-16.聯合報.B2.北市宜花要聞.記者張議晨╱宜蘭報導
  • 昨天淨山活動,參與的師生冒險下攀,清除深谷垃圾(圖),不只有寶特瓶,還有雨衣甚至手機等雜物。

    26.全球「最美小徑」8198;見晴懷古步道垃圾成堆

    宜蘭縣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的見晴懷古步道,曾被國外網站評為全球「最美小徑」,是全台唯一入選的步道。但昨天宜蘭有8所國中小入內淨山,意外清出一堆人為垃圾,有寶特瓶、水壺甚至手機,淨山師生驚訝「怎麼這麼多

    2020-11-12.聯合報.B2.北市宜花要聞.記者張議晨╱宜蘭報導
  • 土場國小早期學生升旗集合樣貌。

    27.一把開山刀 40年前記憶 找回母校

    靠著一把開山刀,憑著40多年前的記憶:「太平山售票亭的正對面一直走」,土場國小老校友廖文龍拉著妻子一路跨越土場溪,在荒煙漫草中摸索,先找到舊家遺址,接著熟悉的舊校門出現在眼前,廖文龍說,「我有3分鐘說

    2020-11-12.聯合報.B1.全台焦點.本報記者張議晨
  • 土場國小校友會去年規畫尋根之旅,母校校門重現在眼前,令不少校友感動。

    28.塵封41年 宜蘭土場國小重見天日

    塵封超過40年的宜蘭縣土場國小,因為老校友的鍥而不捨,終於讓母校重見天日,上演溫馨版的「返校」。 土場國小早期是太平山林場子弟就讀的小校,後因樹木砍伐量漸減,森林鐵道又遭颱風摧毀,學校在1978年撤校

    2020-11-12.聯合報.B1.全台焦點.記者張議晨╱宜蘭報導
  • 太平山山毛櫸葉子黃了,進入最佳賞景期。

    29.山毛櫸吸人潮 太平山2段式交管

    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是國內唯一能近距離欣賞滿山滿谷山毛櫸的地方,入秋葉色變黃,吸引遊客湧上山,欣賞金黃森林限時美景,導致步道大爆人潮。羅東林區管理處為維護遊憩品質,決定太平山全區不分平假日,首度啟動2

    2020-11-05.聯合報.B2.北市宜花要聞.記者戴永華╱宜蘭報導
  • 「魚兒」亂塗鴉 太平山殺風景 宜蘭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內的茂興車站,遭人以白色粉筆寫下「魚兒,3:40坐車」、「魚兒↑」等字樣,旅客發現後痛斥塗鴉者「沒公德心」、「殺風景」,向羅東林管處投訴。園方清點塗鴉約有10處,昨早陸續派員清除。

    30.「魚兒」亂塗鴉 太平山殺風景

    宜蘭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內的茂興車站,遭人以白色粉筆寫下「魚兒,3:40坐車」、「魚兒↑」等字樣,旅客發現後痛斥塗鴉者「沒公德心」、「殺風景」,向羅東林管處投訴。園方清點塗鴉約有10處,昨早陸續派員清

    2020-10-30.聯合報.B2.北市宜花要聞.文╱張議晨
  • 國慶連假首日,包括太平山、合歡山等地停車場都一早就被停滿;圖為合歡山小風口停車場。

    31.蘇花連假車多 合歡山爆大量

    國慶連假昨第一天,國道車流比預期順暢,但不少山區湧現車流。蘇花路廊清晨五時許南下湧現車潮,到清晨六時每小時超過一千輛,從蘇澳端一路回堵到蘇澳新站前;台八線中橫公路車也多,通往合歡山的台十四甲線爆大量,

    2020-10-10.聯合報.A9.綜合.本報記者╱連線報導
  • 國慶連假期間,兒童新樂園及貓纜推出優惠、活動。

    32.國慶連假 遊樂區半票、歡樂券

    記者胡瑞玲、趙宥寧、張議晨、王燕華╱連線報導 雙十國慶連假將至,為吸引更多觀光人潮,台北兒童新樂園針對10月壽星推出優惠,9日至11日購買300元一日歡樂券,出示身分證可再折價50元,國慶生日壽星則可

    2020-10-08.聯合報.B2.北市宜花要聞.記者胡瑞玲、趙宥寧、張議晨
  • 連假好天氣讓各地旅遊景點都湧入人潮,圖為近來爆紅的彰化縣田尾的一處花園,吸引許多民眾參觀拍照。

    33.報復性塞車?今留意10大地雷路段

    中秋連假第二天,加上天氣晴朗,各地景點紛紛出現人潮、車潮,部分景點進行人車管制。國五北返車潮提早湧現,昨天下午宜蘭到坪林間路段壅塞,車速低於卅公里;交通部高公局預估,今天北返車流量最大,將有十大地雷路

    2020-10-03.聯合報.A8.綜合.本報記者╱連線報導
  • 34.導遊協會 力促設「專用座」保命

    國外嚴格規定領隊、導遊在行車途中禁止站立或走動,但台灣規範卻不嚴格,日前有女導遊在行車途中身亡,中華民國觀光導遊協會事後行文,盼觀光局在遊覽車設置「導遊(領團)專用座位」,且納法強制規範,以免憾事再度

    2020-09-26.聯合報.A6.生活.記者施鴻基、柯永輝、曹悅華╱連線報導
  • 太平山森林遊樂區山毛櫸提前變葉。

    35.賞山毛櫸 太平山加開專車

    每年秋天,宜蘭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內大片山毛櫸的金黃步道吸引遊客上山尋訪。今年山區降溫早,山毛櫸提前變葉,羅東林管處將從10月17日至11月15日加強車輛總量管制,並協調國光客運增開山毛櫸專車,建議遊

    2020-09-25.聯合報.B2.北市宜花要聞.記者王燕華╱宜蘭報導
  • 宜蘭縣政府帶頭綠能減碳,昨天發動員工騎腳踏車或搭公車上下班,員工們熱烈響應。

    36.922無車日 宜蘭公車免費搭

    國5雪隧塞車讓宜蘭人感受最深,選在國際無車日前夕,縣政府昨天請員工改騎腳踏車或搭公車的方式上班,還好天氣放晴,不少員工紛紛配合放棄開車;縣府也宣布,今天國際無車日,全縣市區公車免費搭乘,邀民眾共同響應

    2020-09-22.聯合報.B2.北市宜花要聞.記者戴永華╱宜蘭報導
  • 溪頭7月入園人數超過27萬人。

    37.溪頭7月入園數破27萬

    溪頭入園人數年年增加。台大實驗林管理處表示,光7月入園數就達27萬5千餘人,創開園50年以來最高紀錄,但園區發現,7月入園數雖較2016年7月的24萬人高,但收入反減少250萬元,因平日光是持10元特

    2020-08-18.聯合報.B1.中台灣焦點.記者黑中亮、楊雅棠╱連線報導
  • 38.10站全恢復?要看有無商機

    太平山森林鐵路平地線全長37公里,共10處火車站,縣政府初步相中竹林段及天長地久段列入優先復駛的路段,總算有個好的開始,但未來是否全部路段都投入經費復建?恐怕得考慮有沒有商機。 根據羅東林管處提供資料

    2020-08-12.聯合報.B1.北台灣焦點.記者戴永華╱宜蘭報導
  • 太平山林鐵復駛期初規畫出爐,天長地久、竹林段列為優先復建路段,圖為林鐵的竹林站。

    39.太平山林鐵復駛 2段優先

    宜蘭縣政府針對太平山森林鐵路復駛計畫進行評估,最近期初評估報告出爐,縣府決定採分期分段推動,第一階段優先爭取「竹林段」及「天長地久段」的路線復駛,工程經費約需20億元,爭取納入前瞻2.0補助。 舊太平

    2020-08-12.聯合報.B1.北台灣焦點.記者戴永華╱宜蘭報導
  • 40.蓋了6年 宜蘭田古爾橋通樂

    2012年蘇拉颱風在宜蘭大同鄉山區降下超大豪雨,造成大同鄉太平村及樂水村聯外要道「田古爾橋」遭洪水沖斷,從此居民被迫改走溪底道路。經縣府向中央爭取2.8億元,花6年時間改建的新橋昨天終於通車,地方人士

    2020-07-28.聯合報.B2.北市宜花要聞.記者戴永華╱宜蘭報導
聯合知識庫庫藏資料
  • 資料來源
  • 起迄日期
  • 資料筆數
  • 聯合報
    自 1951-09-16 迄今
    587萬筆
  • 經濟日報
    自 1967-04-20 迄今
    380萬筆
  • 世界日報
    自 2000-02-23 迄今
    237萬筆
  • 新聞圖庫
    自 1952-09-07 迄今
    1094萬張
  • 動腦雜誌
    自 1977-07-05 迄今
    14002筆
  • 遠見雜誌
    自 1986-07-01 迄今
    24359筆
  • 商業周刊
    自 1995-06-26 迄今
    55082筆
  • 聯合晚報
    自 1988-02-22 至 2020-06-01
    134萬筆
  • Upaper
    自 2007-03-26 至 2018-04-26
    15萬筆
  • 民生報
    自 1978-02-18 至 2006-11-30
    190萬筆
  • 星報
    自 1999-09-01 至 2006-10-31
    18萬筆
  • 歐洲日報
    自 2000-02-01 至 2009-08-31
    14萬筆

您勾選的資料已成功加入「文章線上授權」!!

您選擇的資料有部分不在可授權的範圍內,其餘資料已加入「文章線上授權」!!
未被加入的資料可能為:

  • 非本報系著作權範圍資料
  • 我的剪報中「匯入外部資料」
  • 「文章線上授權」中已有此筆資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