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以清冠一號+日期>=20140523+日期<=20240427+報別=聯合報|經濟日報|聯合晚報|Upaper共搜尋到 105筆資料
  • 41.2022 09╱04~ 09╱10 一周大事

    國內 7日:明德外役監逃犯林信吾上月22日殺害台南兩名警察,並奪走警槍強盜超商,台南地檢署偵結依強盜殺人等罪起訴,向法院求處死刑。 8日:行政院長蘇貞昌表示,今年度每人基本生活費預計由19萬2千元調增

    2022-09-11.聯合報.A6.文教.本報訊
  • 馬光中醫執行長黃福祥樂於照顧員工,用心善待同仁。記者王慧瑛╱攝影

    42.馬光中醫醫療網執行長黃福祥 從第一線看診到管理 善待患者是第一守則

    本土新冠疫情爆發,「清冠一號」暴紅,中醫效用被看見。馬光中醫深耕南台灣,也前進海外,馬光中醫醫療網執行長黃福祥說,善待患者是馬光人守則第一項,期勉院內90名中醫師「先做患者眼中的專業,再做醫師心中的專

    2022-09-10.聯合報.D4.健康.記者王慧瑛╱專訪
  • 43.公費清冠一號 急增3類適用

    指揮中心前晚突發函,指清冠一號自九月十五日起限縮公費給付對象,引發各界不滿,中醫師公會全聯會更以「雨天收傘」砲轟衛福部。衛福部昨緊急開會修正公費清冠一號適用條件,除原有高風險族群,另新增高燒不退(體溫

    2022-09-10.聯合報.A6.生活.考公職.記者陳雨鑫、許政榆╱台北報導
  • 44.清冠一號 9/15起限縮公費對象

    Omicron變異株使今年確診案例數已破五百萬例,國家中醫藥研究所研發的「清冠一號」使用量暴增,今年一度傳出七月要限縮公費清冠一號使用對象,引發爭議。衛福部中醫藥司昨發函至各醫療院所,自九月十五日起,

    2022-09-09.聯合報.A5.生活.記者鄒尚謙、陳雨鑫╱台北報導
  • 母親的秘方。圖╱林蔡鴻

    45.母親的秘方

    最近,終於放下心中的一塊大石頭。其實不過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是兒時的一段記憶,經過了六十多年,不知何故一直擱在心頭,對些許的遺憾念念不忘。 「得痧」、「熱到」、「感邪」,是兒時父母常掛嘴邊的症頭,凡是

    2022-09-05.聯合報.D1.家庭.副刊.李為國(南投草屯)
  • 臺北市長柯文哲(前排左五)、副市長黃珊珊(前排左六)、產業局長林崇傑(前排左四)、2022臺北生技獎總召集人張正(前排左七)及所有得獎者合影。中國生產力中心╱提供

    46.2022臺北生技獎 24績優標的獲殊榮

    國內生技產業最高榮耀-「2022臺北生技獎」日前舉行頒獎典禮,由臺北市長柯文哲親自揭曉「創新技術獎」、「國際躍進獎」、「技轉合作獎」及「跨域卓越獎」四大獎項得主,共計24家績優生技企業與學研機構獲獎,

    2022-08-20.經濟日報.A16.產業亮點.劉美恩╱撰稿
  • 衛福部嘉義醫院內科主任黃英和是院內較早確診的,幸好症狀輕微。圖╱衛福部嘉義醫院提供

    47.黃英和 夫妻兩人跟貓在家居隔 用一般感冒方式保養

    黃英和 衛福部嘉義醫院內科主任 確診時間:5月14日 如何感染:妻子先染疫,居隔期間轉陽性 症狀:咳嗽、流鼻水等 治療:服用清冠一號 給確診者一句話: 不要太擔心後遺症,還沒確診的人快去打疫苗,全民整

    2022-07-29.聯合報.D4.健康.記者林伯驊╱專訪
  • 天明製藥集團運用專業藥廠優勢,生產「

    48.天明製藥投入CDMO 輸出清冠一號

    COVID-19疫情全球爆發,更讓台灣今年生技醫療年度盛事「亞洲生技大展」受到國內外重視,因疫情讓臺灣清冠一號外銷全球,讓世界看到臺灣,加上新版《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條例》通過與「再生醫療三法」的修改推動

    2022-07-28.經濟日報.D6.亞洲生技展.李福忠
  • 圖為去年前副總統陳建仁(前左三)、大會籌委會主席李鍾熙(前左五)帶領貴賓參觀美國國家館。大會╱提供

    49.亞洲生技美容保健雙展 今登場

    生技產業年度盛事BIO Asia-Taiwan亞洲生技大展與亞洲美容保養.生技保健大展,今(28)日起在臺北南港展覽館2館一連展出4天,今年共有15個國家、超過50家上市櫃企業、550家指標性大廠,展

    2022-07-28.經濟日報.D1.亞洲生技展專刊.李炎奇
  • 確診者或解隔後常出現咽癢咳嗽症狀,藉由簡單按摩三穴道,可緩解咽癢咳嗽症狀。圖╱台中慈濟醫院提供

    50.確診康復喉嚨癢咳嗽 按摩穴位可改善

    不少染疫確診者解隔後,出現疲倦、喉嚨癢、流鼻水等症狀,台中慈濟醫院中醫家庭暨社區醫學科主任鄭宜哲指出,咽癢咳嗽時,可以在「天突、雲門、中府」等穴道用精油按摩,或以藥膏、貼布敷貼穴位;也可使用湯匙沿著「

    2022-07-22.聯合報.D4.健康.記者林佩均╱台中報導
  • 51.長者重複感染致死率高 速打第4劑

    指揮中心七月一日修訂重複感染新定義,據統計,至昨日累積共六三九名研判為重複感染個案。台大急診醫學部臨床教授李建璋表示,國外研究發現,一萬名確診者中約五到十人重複感染,二度感染後百分之一機率轉為重症,但

    2022-07-20.聯合報.A3.焦點.記者鄒尚謙、楊雅棠、許政榆╱台北報導
  • 面對長新冠症狀,可喝黃耆紅棗枸杞湯,提振精神、補充元氣。本報資料照片

    52.長新冠痰咳不出 她靠3招改善

    40歲林姓女子5月初確診症狀輕微,唯獨喉嚨痛症狀令她不適。解除隔離後,仍持續咳嗽,只要吹到風就會咳,且咽喉時常感覺有痰,卻怎麼也咳不出來。長新冠症狀嚴重影響她的生活品質,連帶出現焦慮、失眠等症狀,她嘗

    2022-07-15.聯合報.D4.健康.記者許政榆╱台北報導
  • 兒童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可減少感染機會、降低併發症或重症與死亡危險。本報資料照片

    53.兒童打新冠疫苗 可防7成重症

    台灣這波COVID-19 Omicron BA2變異株帶來的疫情造成社區流行,各年齡層族群皆受到感染與影響。不同於疫情初期,當時兒童感染病例少於5%,但Omicron當道後,兒童病例大量增加至20%至

    2022-07-13.聯合報.D4.健康.陳伯彥╱台中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部兒童感染科主任
  • 台北榮總兒童醫學部主任牛道明說,千萬不要以爲自己很強,一定不會感染。記者蘇健忠╱攝影

    54.牛道明 染疫未好好休息 病毒反彈更沮喪

    「千萬不要以爲自己很強,一定不會感染。」這是台北榮總兒童醫學部主任牛道明染疫後,第一時間想說的話。疫情期間接觸許多確診兒童,周遭同事也陸續確診,但他都沒有被感染,還在想「我可能不容易被感染」,未料,竟

    2022-07-05.聯合報.D4.健康.記者沈能元╱專訪
  • 55.醫無囿於中西 救人方法愈多愈好

    Omicron在台肆虐,民眾染疫後多有高燒、喉嚨劇痛、全身痠痛、咳嗽不止、腹痛腹瀉、呼吸困難等症狀,部分確診兒童發生罕見腦炎,染疫後解除隔離者,也有人在一段期間內出現「長新冠」,這些問題,透過中醫診療

    2022-07-04.聯合報.D4.健康.陳旺全╱義守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講座教授、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名譽理事長
  • 56.馬祖沒清冠一號 地方促擬解方

    連江縣沒有中醫診所,確診者無清冠一號可用,只能請親友從台灣代購,極不方便。民進黨馬祖黨部主委李問要請衛福部和縣立醫院設法建立開藥制度。連江縣衛生福利局長陳美金說,北市聯醫7月4日恢復支援,屆時每周會有

    2022-06-29.聯合報.B2.新北基隆要聞.記者蔡家蓁╱連江報導
  • 賴鴻政染疫後,血氧濃度不斷下降,一度掉到90%以下。記者季相儒╱攝影

    57.賴鴻政 確診症狀樣樣有 堅持運動復健心肺

    即使謹慎以對,小心防範,但雙和醫院副院長、國內婦癌權威賴鴻政仍染疫,也不知從哪裡感染病毒,談起如何抵禦病毒,除了家中備用感冒成藥,還有患者提供「清冠一號」,讓他感動萬分,「現在是反過來病人在照顧醫師了

    2022-06-28.聯合報.D4.健康.記者鄒尚謙╱專訪
  • 多喝水、營養補充是必要也是必須的。圖╱讀者提供

    58.及時用藥 康復的關鍵 補充營養 兒貼心照顧

    沒想到謹慎防範,我和老公還是一起確診了,但是他完全無症狀。幸好兒子快篩陰性,可照顧需一人一室居隔的我們,回想5月15日起的7天居家照護和平安出關,感恩之餘,分享四項心得: 一、及時用藥是康復關鍵。最初

    2022-06-25.聯合報.D4.健康.文╱柳雅梅(嘉義東區)
  • 傅雲慶在隔離期間透過視訊會議處理醫院大小事,參加三場線上會議發表演說。上線前先吞止痛藥和止咳藥,讓自己能夠說話。圖╱傅雲慶提供

    59.傅雲慶 戒慎不恐懼 染疫非操之在己

    傅雲慶 台中榮民總醫院副院長 確診時間:5月19日 如何感染:可能打羽毛球時與確診者接觸 症狀:喉嚨痛、發燒、咳嗽、流鼻水等 治療:服用緩解症狀藥物、清冠一號、休息、多喝水 給確診者一句話: 得或不得

    2022-06-25.聯合報.D4.健康.記者魏忻忻╱專訪
  • 60.公費清冠限縮對象? 未定案

    外傳衛福部擬調整清冠一號公費對象,十三歲至六十四歲確診者須自費購買。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於疫情記者會強調,尚未定案,仍待與專家討論。中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柯富楊表示,公費清冠一號適用對象僅用「年齡」

    2022-06-25.聯合報.A2.焦點.記者許政榆、陳雨鑫╱台北報導
聯合知識庫庫藏資料
  • 資料來源
  • 起迄日期
  • 資料筆數
  • 聯合報
    自 1951-09-16 迄今
    587萬筆
  • 經濟日報
    自 1967-04-20 迄今
    380萬筆
  • 世界日報
    自 2000-02-23 迄今
    237萬筆
  • 新聞圖庫
    自 1952-09-07 迄今
    1095萬張
  • 動腦雜誌
    自 1977-07-05 迄今
    14025筆
  • 遠見雜誌
    自 1986-07-01 迄今
    24408筆
  • 商業周刊
    自 1995-06-26 迄今
    55129筆
  • 聯合晚報
    自 1988-02-22 至 2020-06-01
    134萬筆
  • Upaper
    自 2007-03-26 至 2018-04-26
    15萬筆
  • 民生報
    自 1978-02-18 至 2006-11-30
    190萬筆
  • 星報
    自 1999-09-01 至 2006-10-31
    18萬筆
  • 歐洲日報
    自 2000-02-01 至 2009-08-31
    14萬筆

您勾選的資料已成功加入「文章線上授權」!!

您選擇的資料有部分不在可授權的範圍內,其餘資料已加入「文章線上授權」!!
未被加入的資料可能為:

  • 非本報系著作權範圍資料
  • 我的剪報中「匯入外部資料」
  • 「文章線上授權」中已有此筆資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