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災與意外 共 9個專題
民國58年(1969年)7月7日瑞三煤礦的煤塵爆炸,災變發生在侯硐地區的瑞三煤礦坑內,主要原因是煤塵爆炸,有37人死亡,2人受傷。
1976.5.30在縱貫鐵路竹南、談文站間迎面相撞造成廿一人死亡,一百四十五人受傷的重大車禍這是台灣鐵路首次發生的客車對撞意外事件。
1964年1月18日,一陣地動天搖,嘉南地區發生芮氏規模6.5級的「嘉南大地震」,不少平房化為瓦礫,地震引發的火警更讓嘉義市有如焚城。噩夢一直存於老一輩的心中,九二一時使恐怖記憶更加鮮明。
震央在台南縣楠西鄉,造成1萬零502棟房屋全倒,106人死亡或失蹤,曾文溪旁還噴出一公尺高的泥泉,關子嶺溫泉湧出口因而改道,滿載的貨車也跟著倒立,有如浩劫餘生。
921大地震,因震央位於南投縣集集鎮境內故又稱為集集大地震,發生於1999年9月21日凌晨1時47分15.9秒,芮氏規模7.3的強震及接連產生規模大於6的餘震,讓台灣全島陷入劇烈搖晃,造成2千餘人死亡、萬餘人受傷,與許多房屋塌毀,是台灣近百年來傷亡損失較為慘重的天災之一。
民國45年8月1日襲台的萬達颱風,其威力為台灣光復十年來最大的一次,中心最大風速每秒達七十五公尺,將狂風暴雨帶入台灣,造成多處低窪巷弄淹水、交通癱瘓,也有民宅經不起強風考驗應聲倒塌,全台各地皆有重大災情,不少人員傷亡,農作物損傷慘重,各縣市政府都對人民提供災後救濟,損失難以計量。
1969年02月24日,遠東航空EF104號班機承載36位乘客與機組員,從高雄國際機場飛往臺北松山機場。班機剛起飛不久,由於引擎故障,機長向臺南機場回報情況,欲迫降至農田中,卻迫降失敗,跌入臺南歸仁一處山溝中墜毀;因機身起火,導致機上乘員全數罹難。
1964年6月20日,發生了台灣民航史上第一起空難,民航公司一架C-46環島航線班機,下午5點40分由台中飛返台北途中,在台中縣神岡鄉三角村一農田上方墜毀,機上機組人員及乘客共計57人,當中包含來台出席第十一屆亞洲影展的陸運濤夫婦及多位影視圈名人,全數罹難。消息傳出,各界一片譁然,失事原因除官方宣布人為疏失釀禍外,民間更流傳多樣版本,當中以有心人士策劃劫機說法,最讓民眾感到震驚。但流言始終未經官方證實,失事原因至今仍是一團謎,此起空難事件,後以「神岡空難」稱之。
民國四十八年八月七日,從台灣擦身而過的艾倫颱風,將熱帶低壓帶入台灣,強大的西南氣流伴隨著驚人的雨量,從七日始至九日為止,雨勢大量、集中的灌入中南部地區,使得南部地區深陷水患當中,粗估受災居民達30餘萬人,總損失估計約新台幣37億元。水災過後,政府帶頭積極投入賑災活動,台灣影、歌星舉辦多場義演活動,將所得全數捐與受災戶;連美國大藥廠,都熱心捐獻特效抗生素等藥品,即時送暖至台灣,後續重建工作約莫持續一年的時間,這場重創台灣的水災,後被稱為「八七水災」。
台灣首宗大型油輪漏油污染事件,發生於民國六十六年二月七日,科威特籍布拉哥號油輪於基隆外海「新瀨礁」觸礁擱淺,風強浪大,船身折成兩段,運載的萬噸燃油四散,海洋生態、漁民生計、觀光資源一夕之間全落入黑暗期。事發後,政府立即成立指揮中心,並緊急從國外調來抽油機、除油劑,聘請國際防污、生物專家抵台協助,但因一萬五千噸的燃油擴散速度過快、且範圍幾乎涵蓋整個北部海域,撈油作業難度加劇,更別提海洋生態復育這一條漫長之路。該事件喚起日後台灣對於海洋生態保護的意識,及石油產業可能造成的污染問題之正視。整起事件在我方獲得倫敦船隻保險公司賠償300萬美元後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