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紙廠的華麗轉身|中興文創園區 共 57 張圖片
9278740
體育署舉辦「第一屆運動產業博覽會」昨天在宜蘭中興文創園區登場,一連10天,有運動科技產品、電子競技、運動虛擬實境。記者羅建旺╱攝影
9241221
宜蘭縣文化局想辦法為中興文創園區刺激人氣,近期與觀光旅宿業者合作,業者規畫套裝行程、宣傳園區資訊,進駐園區的工作坊推出手作課程優惠活動,透過異業結盟打響中興文創園區的知名度。記者張芮瑜╱攝影
9239494
70歲林永順今年學起年輕人搞文創,進駐中興文創園區開店,想將木工手藝傳承下去。記者張芮瑜╱攝影
9230116
中興文創園區第一區上月開始試營運,還有一半以上廠舍空間閒置,等待新出路,宜蘭縣府文化局提計畫積極爭取文化部補助。
9229788
中興文創園區第一區上月開始試營運,但還有一半以上廠舍空間閒置,等待新出路,宜蘭縣府文化局提計畫積極爭取文化部補助。記者張芮瑜╱攝影
9229790
中興文創園區第一區上月開始試營運,但還有一半以上廠舍空間閒置,等待新出路,宜蘭縣府文化局提計畫積極爭取文化部補助。記者張芮瑜╱攝影
9212019
試營運的中興文創園區隨處可見繽紛的馬賽克拼貼,古樸中帶有一絲新意,令人眼睛為之一亮。記者張芮瑜╱攝影
9212072
走過99個年頭,位於宜蘭五結的中興紙廠蛻變重生為中興文創園區,昨天開幕試營運,77歲的簡姓老翁(右)和81歲的陳姓老翁(左)一起回來參觀。記者張芮瑜╱攝影
9212073
中興文創園區的前身「中興紙廠」,曾是台灣最大紙廠,1918年創立,是台灣唯一生產新聞用紙的主要工業遺構,如今轉型成為文創園區,昨天開始試營運,開放參觀。記者張芮瑜╱攝影
9208635
中興文創園區入口意象「腦力現場」的二樓露台設置景觀流水裝置,流洩而下的水流,意旨「文思泉湧」。記者張芮瑜╱攝影
9208636
中興文創園區入口意象「腦力現場」,啄木鳥站立於頭頂,象徵工、匠、師不畏艱苦,辛勤努力的「頂真精神」。記者張芮瑜╱攝影
9121507
位於宜蘭縣五結鄉的中興紙廠,曾是全台最大紙廠,占地34公頃廠房園區,樹立其中的灰白高聳煙囪顯眼,2015年登錄為歷史建築,是伴隨不少宜蘭人成長的回憶。記者張芮瑜╱攝影
9121510
位於宜蘭縣五結鄉的中興紙廠,曾是全台最大紙廠,占地34公頃廠房園區,現正規畫成為文創產業基地。記者張芮瑜╱攝影
9121509
位於宜蘭縣五結鄉的中興紙廠,曾是全台最大紙廠,占地34公頃廠房園區,現正規畫成為文創產業基地。記者張芮瑜╱攝影
8939226
宜蘭文化局獲贈中興紙廠遭美軍轟炸時的員工名冊,副局長宋隆全表示十分珍貴。記者羅建旺╱攝影
「中興文化創意園區」前身為日治時期1935年創立的臺灣興業株式會社,在原屬於臺灣紙業株式會社的二結紙廠「金瓜大爆炸」工廠爆破事件後,位於二結的「台灣紙業株式會社」併入「臺灣興業株式會社」,後者更於1937年在花蓮新建林田山林場、開採合適造紙原料。戰爭時期,作為軍用重要原料的紙難免使紙廠成為遭受轟炸的目標,卻未曾暫停紙廠運作。國民政府抵達台灣後,與其他紙廠相較受損不多的羅東改由台灣中興紙業接手,並開始生產新聞紙及工業用紙,「中興紙廠」生產量更曾稱霸東南亞。然而,隨著市場開放、不敵國際紙價波動,中興紙廠已於民國90年結束營業,部分員工集資另成立「興中紙業公司」,並承租園區北側廠房繼續營運,而大部分廠房自此荒廢十多年,直至民國103年由宜蘭縣政府接手後,成為「中興文化創意園區」,透過空間活化與文創再造,才終於再現當年風華。
全選
追蹤
採購
下載
全選
追蹤
採購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