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膠唱片 黑膠唱片]()
專題
黑膠唱片
黑膠唱片(Standard-playing Record,78-rpm Record,簡稱SP),早期又被稱為電木唱片(英語:phonograph record),是指每分鐘轉速為78轉、聲槽寬度介於0.10至0.16毫米、聲槽密度每厘米30至50條的留聲機唱片。 黑膠唱片是人們對早期以唱盤機播放的唱片的普遍稱呼。這種唱片通常呈黑色圓盤狀,初期由石墨製成,隨後改用蟲膠壓製,後期則採用聚氯乙烯(PVC)材質。唱片表面刻有凹凸紋路,用以記錄聲音。最初的黑膠唱片僅能提供單聲道播放,隨著技術進步,逐步發展出雙聲道的雙軌音軌。 到1980年代後期,黑膠唱片的顏色不再局限於傳統的黑色,而是出現了白色、橙色、透明、螢光色等多樣選擇,甚至可以將歌手的影像印製於唱片上,但這類製作成本相對較高。黑膠唱片可使用鋼針(適用於早期手搖唱機)或粗紋寶石唱針(適用於電唱頭)進行播放,但其唱針與密紋唱片不相容,無法通用。
![麥當勞叔叔 麥當勞叔叔]()
專題
麥當勞叔叔
麥當勞叔叔是麥當勞速食連鎖店的招牌吉祥物,官方設定本名叫作羅納德·麥當勞(Ronald McDonald),日本的本名改為唐納德·麥當勞(Donald McDonald)。隨著麥當勞全球展店有成,麥當勞叔叔不但是美式速食文化的象徵圖騰之一,甚至有研究指出麥當勞叔叔的形象知名度位列全球第二(僅次於耶誕老人)。 麥當勞叔叔是一拉脫維亞人麥克·波拉科夫斯所創造的角色。麥克·波拉科夫斯本來是個在美國受歡迎的馬戲團小丑,1966年麥當勞邀請他創造店代表人物(Ronald McDonald),成功塑造為眾所皆知的麥當勞叔叔。2009年12月6日,麥克·波拉科夫斯以86歲高齡在美國過世。
![鹹蛋超人 鹹蛋超人]()
專題
鹹蛋超人
好萊塢的復仇者聯盟近年來搶佔了電影市場,「美國隊長」、「鋼鐵人」、「雷神索爾」成為不少孩童喜愛的超級英雄。然而,在台灣歷史上,有一位是孩童們都認識,甚至是曾夢想成為的超人,那就是自1966年開播的《超人力霸王》系列,台灣人更熟悉的名字是鹹蛋超人,至今已開播超過50年,雙手一比發射光束的畫面,相信仍有不少人會模仿。 超人力霸王系列(Ultra Series),誕生於1966年,是日本特攝電視劇的巔峰之作,由圓谷製作打造。該系列起源於《超異象之謎》(1966年),成為業界翹楚,並奠定了特攝巨星的地位。此後,超人力霸王系列廣受好評,成為日本最長壽且最受歡迎的特攝節目之一,與《假面騎士系列》、《超級戰隊系列》齊名。
![寄藥包 寄藥包]()
專題
寄藥包
在台灣農業社會的四、五○年代,「寄藥包」曾相當盛行,幾乎每個家庭都會掛上這樣的藥包。這些藥包裡裝載著常備藥品,為當時醫療資源匱乏的民眾提供應急之用。然而到了六、七○年代,診所和藥房紛紛湧現,「寄藥包」逐漸式微,到了八○年代實施健保後,幾乎完全走入歷史。 「寄藥包」這種充滿濃厚鄉土風情的「共同記憶」,伴隨著無數人走過孝養父母、建立家業和青春成長的歲月,它所代表的時代意義和情感,至今仍然深植在老一輩人的心中。
![茄芷袋 茄芷袋]()
專題
茄芷袋
「茄芷袋」,是傳統社會的購物袋,花樣、布色充滿古早風情濃郁的氣息,簡單色澤純樸的設計感,不僅材質上強韌耐用,還可以重複使用不造成環境負擔,是早期好看又好用的袋子。 隨著時代潮流變遷,開始出現琳瑯滿目各種的購物袋,講究美觀與品牌行銷外在訴求,有些忽略材質重要性,以致不堪重複使用而無形中產生過多浪費,在有心人極力設計改造,將過去的「茄芷袋」顛覆想像賦於新觀念,裁製研發出不同花樣與功用,產生筆袋、大小錢包、收納袋、提背袋等等,讓「茄芷袋」不只是限制於購物袋價值,翻轉變成走在流行趨勢的新潮包。
![套圈圈 套圈圈]()
專題
套圈圈
熱鬧喧騰的夜市裡,除了排隊美食,人潮最常聚集的地方,絕對是玩遊戲的攤子。遊戲類攤子形色各異、包羅萬象,若要說出一種最為經典的夜市遊戲,相信大多數人都會說「播箍仔」!「播箍仔」就是套圈圈,規則雖然簡單,實際上一點也不簡單,總是讓人望著想要的獎品卻「看得到吃不到」。
![電子琴花車 電子琴花車]()
專題
電子琴花車
台灣的電子琴花車是當地一種特殊文化,過去在婚喪喜慶的場合中,總會請電子琴花車來「逗熱鬧」,一些穿著清涼的年輕女子在電子琴花車上載歌載舞,讓整個喜慶的場合中熱鬧非凡,這些電子琴花車也隨著時代的演進,與時俱進的導入各種聲光音效,讓整個表演場子更加的華麗。 電子琴花車從何時開始,大約在1980年代,台灣的南部開始有電子琴花車出現,很快的蔓延到全台灣,迎神賽會上,結婚喜慶、老人壽宴、信徒還願、出殯,都出現了電子琴花車的踪跡,而震耳欲聾的電子合成樂器,強烈的節奏,表演女子穿著比基尼式的服裝,或半透明的薄紗衣服,誇大的動作與歌聲吸引眾人的目光。
![半世紀前手搖電話的年代 半世紀前手搖電話的年代]()
專題
半世紀前手搖電話的年代
台灣的電信建設在日治時期已具相當規模,但在二戰戰火轟炸之下,全台地下電纜損壞嚴重,幸好,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後,國內電信工程人員戮力投入修復工程,迎來1950年代電信事業的復甦時期。 然而,早期電話機並不普遍,當時也尚未有直撥電話,在手搖電話的人工轉接時代,一般民眾要使用電話通訊,必需先用話機接通電信局,再告知接線生自己所要接通的號碼,由接線小姐人工搭線到受話方才能通話。
![《南方四賤客》顛覆90年代卡通 《南方四賤客》顛覆90年代卡通]()
專題
《南方四賤客》顛覆90年代卡通
1997年,美國有線電視網推出了一部名為《南方四賤客》(South Park)的卡通影片,結果出乎意料大受歡迎,衝上收視率排行冠軍,1999年,《南方四賤客》開始在台灣衛視西片台播放,2001年開始於Channel V每晚11點重播。這部標榜著爆笑、瘋狂的「成人卡通」,在年輕族群中得到許多喜愛,但同時也遭受衛道人士的批評。《南方四賤客》遭受批評的原因有粗俗、暴力、色情和滿口逾越尺度的髒話,甚至大開政治人物、社會事件玩笑,對此,《南方四賤客》的導演崔派克表示,人們總以為小孩子是如何的純真,其實是一派胡言,狡猾奸詐的小鬼是會見風轉舵、欺善怕惡的,只是成年人常常忘了自己當小孩時可惡的模樣。2000年,四賤客的造型商品流行到台灣,甚至在台北頂好名店城出現一家專賣店,從美國進口部分流行商品如鑰匙圈、造型娃娃、T恤、帽子等,四賤客之一的阿尼周邊,是當時在台灣人氣最旺的流行產品,一度成為當年畢業季最熱門的禮品。
![60年代最瘋暑期青年戰鬥營 60年代最瘋暑期青年戰鬥營]()
專題
60年代最瘋暑期青年戰鬥營
每年長達1、2個月的寒暑假對於學生而言是難得假期,可以暫時將課業拋在腦後參加各種活動,或是打工累積職場經驗。不同於現在學生對於寒暑假多元性的規劃,對於50~60年的學生而言,在這珍貴而且難得的假期,則是選擇精實自己,參加「暑期青年戰鬥訓練」,積極學習戰鬥技能與冒險犯難的精神。只是當時要參加這些戰鬥營的訓練不是件很容易的事,並不是報名就可以參加,在名額的限制下,報名後還得經過層層篩選,合格者才得以參加。這些經過篩選成為合格名單的成員,最嚴苛的挑戰莫過於台灣全島的徒步之旅,在四十餘天行程中,隊員們除遊覽名勝、參觀三軍學校及各大工廠外,沿途還得進行行軍、宿營、斥候、步哨、警戒、實彈射擊等訓練,另有水上運動、晚會等活動,猶如軍旅般刻苦的生活。諸多青年戰鬥訓練中,金門戰鬥營、馬祖戰鬥營,更是大熱門,主要是由於當年金馬地區背負戰地政務的重責大任,除當地居民,一般人無法前往,透過參加戰鬥營才能前往一窺金馬地區的神秘面紗。
![網路圖文創作始祖「彎彎」胡家瑋 網路圖文創作始祖「彎彎」胡家瑋]()
專題
網路圖文創作始祖「彎彎」胡家瑋
從無名小站發跡的圖文作家彎彎(胡家瑋),曾經以圓圓大頭、表情豐富和帶有捲毛的人物「彎彎」聞名全台,配上簡單文字的MSN大頭貼,展現最真實性格。彎彎幽默的圖文廣受全台灣上班族歡迎,除了曾與超商合作聯名磁鐵、發行許多周邊商品之外,她也從部落客成為連續出好幾本書的作家,《可不可以不要上班》說出許多上班族真實的心聲,並曾獲得中時電子報全球華文部落格大獎肯定。彎彎的繪圖不講究精美畫工或文字,卻是在樸實生動的圖畫中,開創出新的風格,在她的畫筆底下,迷糊的「彎娘」和逃避上班的「彎彎」引起廣大共鳴。此外,彎彎更跨足演藝圈,九把刀在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邀請彎彎飾演女主家沈家宜的摯友,讓彎彎有機會登上大螢幕。多年過去,至今彎彎仍在持續創作,題材卻也和她的身分一起轉變,不再局限於過往上班題材,而是隨著生命歷程轉向婚姻及親子題材,她筆下的不再只有「彎娘」,也包含自己成為母親之後的樣子。
![1990年代MP3隨身聽 1990年代MP3隨身聽]()
專題
1990年代MP3隨身聽
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現今人們憑藉方便的網路與一台手機,就能立即擁有千萬首歌曲,隨時隨地享受音樂。然而,難以想像的是,在大約二十多年前的九○年代末期,初代「MP3播放器」才正問世而已。其實,早在1979年就已能看見「磁帶隨身聽」的身影,但不論是機體重量,還是可容納的歌曲數目都成為它的一大限制。1998年,世界第一台MP3播放器問世,透過壓縮、儲存音樂檔案而達到輕便體積、存放更多歌曲的目標,當時不斷改良的MP3播放器,最終取代了磁帶隨身聽及CD播放器。1999年上市引進台灣的Diamond Rio MP3隨身聽,以及2001年第一代iPod,當年都曾引起民眾熱烈討論。日後MP3隨身聽並未停下演進腳步,甚至從單純播放音樂的3C用品,進化成可顯示電子書、影片的MP4播放器,可說是為日後的智慧型手機奠定了基礎。雖然智慧型手機現已取代了MP3隨身聽,不過憶起當年一首一首載存音樂檔案,或許音質、容量都顯得粗糙,但卻承載著青春時期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