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此篇,扣 U 利點數
5 點
-
1.金山醫院人行道改善 下月開工
新北市金山醫院前公所養護的人行道,設置至今已20餘年,但鋪面老舊破損,行人不便,長者容易跌倒,為顧及來往就醫民眾通行便利,金山區公所6月進行人行道改善工程,設置符合規定的10處無障礙坡道。 就醫的民...
2023-05-27 聯合報 B2 新北基隆要聞 記者游明煌╱新北報導 -
2.斗六道路改善陣痛期 惹民怨
雲林縣為高齡化城市,縣府配合行政院「行人優先交通安全行動綱領」,斗六市目前正進行大規模進行道路及人行道改善,希望藉此改善路邊占用情況,但在施工階段許多道路標線尚未完成,不少民眾一時難以適應抱怨連連,...
2023-05-27 聯合報 B2 雲嘉南要聞 記者陳雅玲╱雲林報導 -
3.保護行人 嚴格執法
馬路如虎口,但只要遵守法令,應該可以平安無事。台灣卻有不成文規則:「行人讓機車、機車讓汽車、小車讓大車」;結果大車吃定小車、機車吃定行人,行人是最弱勢的一環。 照這種潛規則,民眾怕死的會快閃,閃不過...
2023-05-27 聯合報 A15 民意論壇 吳一忠╱榮民(嘉縣水上) -
4.拯救道安 首重工程
廿三日聯合報載「甩行人地獄,三都機車退出人行道」。說明過去政府習慣將機車停車格設置在人行道上,相較於將停車格設置在道路旁,可以有效減少機車停入與駛出時的事故,及確保道路通行順暢,卻是以犧牲行人安全與...
2023-05-27 聯合報 A15 民意論壇 周信宏╱警務員(高雄市) -
5.改革交通要百年 擺爛!
我是公部門出身的,理解推動一些事情需要時間,所以不會輕易用「擺爛」批評官員;但近期我觀察交通部發言,就是打算拖、擺爛。 上周在電視節目中,有位替交通部及運研所做研究的學者表示,「執法是最後手段,首要...
2023-05-27 聯合報 A15 民意論壇 林于凱 ╱ 高雄市行人路權促進會理事長、前市議員(高雄市) -
6.戶外用餐永久化?社區反彈 維權組織號召連署反對
記者張晨╱紐約報導 紐約市戶外用餐是否應該成為永久項目,自疫情後就便成為了爭議話題,市議會5月提案,允許戶外餐廳永久化,讓業者在每年的4月至11月期間,可使用戶外用餐棚,人行道上的移動桌椅則可全年開...
2023-05-27 世界日報 NYB1 美東焦點 -
7.FBI解密:英女王1983訪美 「曾遇暗殺威脅」
編譯中心╱綜合26日電 聯邦調查局(FBI)最新公布的文件顯示,已逝的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在1983年訪問美國期間曾面臨潛在的「暗殺威脅」。 BBC報導,聯邦調查局近日公布一份與已逝女王去年有關的文...
2023-05-27 世界日報 A10 國際
聯合知識庫庫藏資料
- 資料來源
- 起迄日期
- 資料筆數
-
聯合報自 1951-09-16 迄今585萬筆
-
經濟日報自 1967-04-20 迄今378萬筆
-
民生報自 1978-02-18 至 2006-11-30190萬筆
-
聯合晚報自 1988-02-22 至 2020-06-01134萬筆
-
Upaper自 2007-03-26 至 2018-04-2615筆
-
星報自 1999-09-01 至 2006-10-3118萬筆
-
美洲世界日報自 2000-02-23 迄今234萬筆
-
歐洲日報自 2000-02-01 至 2009-08-3114萬筆
-
新聞圖庫自 1952-09-07 迄今1084萬張
-
動腦雜誌自 1977-07-05 迄今13896筆
-
遠見雜誌自 1986-07-01 迄今24127筆
-
商業周刊自 1995-06-26 迄今54530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