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具結無大陸身分爭議延燒 賴清德:給公務員機會表忠誠
賴政府近日清查公務員有無持大陸各式身分證件並要求具結,遭學者質疑有違憲之虞。賴清德總統昨強調,軍公教服公職,對國家有忠誠義務,面對中國文攻武嚇、統戰滲透,政府對軍公教清查有其必要;賴總統還說,不少公...
2025-03-14 世界日報 A9 台灣(二) 記者周佑政╱台北14日電 -
2.賴抗中 藍轟操作對立、加溫大罷免 「離戒嚴只差一步 」
賴清德總統昨召開國安會議提出反統戰滲透因應策略。國民黨質疑,賴清德通篇論述是「七分操作內部對立、三分捍衛國家安全」,嘴巴說是要捍衛國家安全,卻在內部找敵人,模糊的執法空間將變成打壓政治異議的工具。馬...
2025-03-14 世界日報 A9 台灣(二) 記者鄭媁、屈彥辰、蔡晉宇╱台北14日電 -
3.「德」意志修法 以反滲透為名扣政敵紅帽 增社會仇恨藍白
賴清德總統13日宣布「凝聚反併吞共識,因應中國統戰策略」5大國安及統戰威脅,以及17項因應策略。從內容來看,其影響之大,堪稱賴政府上台後之最;而兩岸政策之緊縮,也是前所罕見,但這也是民進黨政府認知作...
2025-03-14 世界日報 A9 台灣(二) 記者 李光儀 -
4.兩岸觀光遭卡 業者怨被綁「抗中保台」列車當砲灰
賴清德總統昨召開國安高層會議,將中國大陸定義為「境外敵對勢力」,要求相關單位提高國人赴陸旅遊風險意識、落實登錄及揭露制度等。對此,觀光業者痛批,政府把業者綁在「抗中保台」列車上,推出去當砲灰很不公平...
2025-03-14 世界日報 A8 台灣(一) 記者胡瑞玲、特派記者黃雅慧╱台北14日電 -
5.設限兩岸經貿 商總理事長:台出口陸比重逾3成 能斷?
賴總統昨天召開國安高層會議,在經貿方面,將就台灣、中國經貿關係策略性結構調整,並就所涉及人流、物流、金流及技術進行必要且有序調整;往來旅遊方面,要求相關機關提高國人赴中旅遊風險意識,落實登錄制度。 ...
2025-03-14 世界日報 A8 台灣(一) 記者謝柏宏、賴昭穎╱台北14日電 -
6.昔反軍審今恢復 綠挨轟昨是今非 洪案律師:開民主法治倒車
陸軍下士洪仲丘2013年在軍中疑遭凌虐致死,引發「白衫軍」10萬人上凱道,訴求重查歷年冤案、讓軍事審判回歸司法。當年,立法與行政、司法部門火速回應,法案迅速三讀,九天後上路。 洪仲丘案促成軍法偵審歷...
2025-03-14 世界日報 A8 台灣(一) 記者王聖藜、屈彥辰、游振昇、郭政芬╱台北14日電 -
7.賴清德:中國是台灣境外敵對勢力 國台辦回應
中華民國總統賴清德13日召開國安高層會議,會後他首度公開指稱「中國是境外敵對勢力」,並提出5大國安威脅、17項因應策略。「賴17條」除了恢復軍事審判制度,兩岸交流也全面緊縮,包括清查國人申請中國身分...
2025-03-14 世界日報 A1 頭版 記者周佑政、 陳政錄╱台北報導 -
8.具結爭議延燒 賴總統:給公務員機會表心意
賴政府近日清查公務員有無持大陸各式身分證件並要求具結,遭學者質疑有違憲之虞。賴清德總統昨強調,軍公教服公職,對國家有忠誠義務,面對中國文攻武嚇、統戰滲透,政府對軍公教清查有其必要;賴總統還說,不少公...
2025-03-14 聯合報 A5 兩岸大緊縮 政治效應 記者周佑政╱台北報導 -
9.「德」意志修法 在野陷兩難
賴清德總統昨天宣布「凝聚反併吞共識,因應中國統戰策略」五大國安及統戰威脅,以及十七項因應策略。從內容來看,其影響之大,堪稱賴政府上台後之最;而兩岸政策之緊縮,也是前所罕見,但這也是民進黨政府認知作戰...
2025-03-14 聯合報 A5 兩岸大緊縮 政治效應 本報記者李光儀 -
10.賴清德抗中 藍轟操作內部對立
賴清德總統昨召開國安會議提出反統戰滲透因應策略。國民黨質疑,賴清德通篇論述是「七分操作內部對立、三分捍衛國家安全」,嘴巴說是要捍衛國家安全,卻在內部找敵人,模糊的執法空間將變成打壓政治異議的工具。馬...
2025-03-14 聯合報 A5 兩岸大緊縮 政治效應 記者鄭媁、屈彥辰、蔡晉宇╱台北報導 -
11.觀光被卡 業者怨被當砲灰
賴清德總統昨召開國安高層會議,將中國大陸定義為「境外敵對勢力」,要求相關單位提高國人赴陸旅遊風險意識、落實登錄及揭露制度等。對此,觀光業者痛批,政府把業者綁在「抗中保台」列車上,推出去當砲灰很不公平...
2025-03-14 聯合報 A4 兩岸大緊縮 交流倒退 記者胡瑞玲、特派記者黃雅慧╱連線報導 -
12.許舒博:我出口陸比重逾3成 怎斷
賴總統昨天召開國安高層會議,在經貿方面,將就台灣、中國經貿關係策略性結構調整,並就所涉及人流、物流、金流及技術進行必要且有序調整;往來旅遊方面,要求相關機關提高國人赴中旅遊風險意識,落實登錄制度。 ...
2025-03-14 聯合報 A4 兩岸大緊縮 交流倒退 記者謝柏宏、賴昭穎╱台北報導 -
13.桂宏誠:綠讓兩岸關係逐步關門
賴清德總統昨天以針對國安與統戰威脅為由,宣布準備多項修法與行政命令,其中不少是限縮兩岸往來與審查機制的內容,也涉及對言論的處分。我方學者表示,賴清德猶如宣布台灣已進入「準戰爭時期」;法律學者認為,賴...
2025-03-14 聯合報 A3 兩岸大緊縮 對立升高 記者廖士鋒╱台北報導 -
14.面對川普 賴出手凸顯台海險峻
賴清德總統昨天大動作端出「賴十七條」,緊縮兩岸交流程度是近年之最,除了檯面上的理由要應對中共對我滲透,更有美國川普新政府上台後的不確定性,讓賴政府要藉此凸顯台海的險峻。 適逢反分裂國家法屆滿廿周年,...
2025-03-14 聯合報 A3 兩岸大緊縮 對立升高 本報記者周佑政 -
15.12年前洪仲丘案 修法廢軍審
陸軍下士洪仲丘二○一三年在軍中疑遭凌虐致死,引發「白衫軍」十萬人上凱道,訴求重查歷年冤案、讓軍事審判回歸司法。當年,立法與行政、司法部門火速回應,法案迅速三讀,九天後上路。 洪仲丘案促成軍法偵審歷史...
2025-03-14 聯合報 A2 兩岸大緊縮 恢復軍審 記者王聖藜、屈彥辰、游振昇、郭政芬╱台北報導 -
16.軍審暗示戰爭邊緣?
二○一三年,時任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等綠營要角頭纏「國防布」走上街頭,迫使馬政府妥協修法。少了軍事檢審機制,表面發言粉飾太平的將軍們私下抱怨部隊管理問題叢生,更不忘嘆氣「不可能改回來」,沒想到十二年後,...
2025-03-14 聯合報 A2 兩岸大緊縮 恢復軍審 本報記者程嘉文 -
17.學者:恢復軍審 嚇阻大於實質
賴清德總統宣布恢復軍事審判制度以因應中共對國軍的滲透及間諜活動威脅,國防部法律司長沈世偉昨表示,未來軍事審判將限於陸海空軍刑法規定的軍事犯罪,一般案件仍由司法機關辦理,雖很難說恢復軍審就一定能有效阻...
2025-03-14 聯合報 A2 兩岸大緊縮 恢復軍審 記者李人岳、周佑政、黃婉婷╱台北報導 -
18.賴十七條 逼兩岸脫鉤斷鏈
總統賴清德公布台灣五大國安、統戰威脅及十七項因應策略;宣布全面檢討修正《軍事審判法》,恢復軍事審判制度,此引發諸多爭論。贊成者認為此利於國家安全維護、防止中國統戰滲透;反對者批判刺激兩岸敵對飆漲,賴...
2025-03-14 聯合報 A12 民意論壇 柳金財╱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副教授兼澄正書院主任(新北市) -
19.開民主倒車 只能期待天佑台灣
由於中國大陸對台統戰的動作頻頻,總統賴清德昨日召開國安高層會議並於會後宣布,全面檢討修正《軍事審判法》,恢復軍事審判制度讓軍法官回到第一線;未來現役軍人觸犯陸海空軍刑法之軍事犯罪案例,將交由軍事法院...
2025-03-14 聯合報 A12 民意論壇 林清汶╱法律事務所顧問 -
20.自縛於意識形態 傷害台灣利益
毫無預警下,賴總統召開國安會議,以台灣當前所面對的五大國安及統戰威脅為由,提出所謂的十七項因應策略,引發各界高度討論,亦有諸多揣測。然而,無論政府意欲為何,若囿於意識形態、無法務實面對兩岸關係,都將...
2025-03-14 聯合報 A12 民意論壇 黃健群╱工業總會大陸處處長、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 資料來源
- 起迄日期
- 資料筆數
-
聯合報自 1951-09-16 迄今591萬筆
-
經濟日報自 1967-04-20 迄今385萬筆
-
民生報自 1978-02-18 至 2006-11-30190萬筆
-
聯合晚報自 1988-02-22 至 2020-06-01134萬筆
-
Upaper自 2007-03-26 至 2018-04-2615筆
-
星報自 1999-09-01 至 2006-10-3118萬筆
-
美洲世界日報自 2000-02-23 迄今243萬筆
-
歐洲日報自 2000-02-01 至 2009-08-3114萬筆
-
新聞圖庫自 1952-09-07 迄今1101萬張
-
動腦雜誌自 1977-07-05 迄今14219筆
-
遠見雜誌自 1986-07-01 迄今24763筆
-
商業周刊自 1995-06-26 迄今56156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