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問題

全文檢索 專卷查詢 我的剪報 自動剪報系統 影像圖庫
庫藏資料明細
  首頁標題頁內文頁 馬上加入科學人雜誌知識庫
 
《生理學》
透視水晶體的生與死
眼睛要看清東西,端賴水晶體細胞的特殊「自殺」過程。要讓胞器消失,細胞又不能完全瓦解。這種類似細胞凋亡的過程若有差錯,便可能造成視力障礙甚至失明。
撰文╱達姆(Ralf Dahm) 翻譯/姚若潔
眼球中的水晶體,是人體唯一的透明組織。過去幾年,專家已確知聚光所必需的透明度,大部份源於水晶體細胞的獨特能力,它們可在發育即將完成時啟動自我摧毀程式,變成中空但能續存的細胞,好讓可見光通過。

若能更了解水晶體細胞是如何變成透明並繼續維持,或許可找到防止白內障的方法。65歲以上的美國人中,逾半數有這種視線受阻的問題。唯一的治療方式是透過手術摘除水晶體,並置入人工移植物。儘管如此,很多病人還是出現併發症,而需要進行第二次手術。由於白內障多半影響年紀大的人,對這些人而言,任何手術都是一種負擔,若有什麼辦法能減緩或停止白內障的形成,甚或使受損的水晶體恢復,將會有很大的助益。

對於水晶體如何嚴密控制細胞自殺,若能有更進一步的了解,除了能維護視力,還可以提供一些洞見,以治療因細胞過度或不當死亡而導致的病症,其中包括帕金森氏症、阿茲海默症,還有慢性感染如愛滋病等。

水晶體是活的嗎?

水晶體是生物上的奇蹟,集密度、彈性與透明於一身。只要它稍微不透明,我們的視覺世界就會變成像哈哈鏡一般,充滿變形而模糊的光影。如果水晶體有些許顏色,便會吸光,使我們看不見某些顏色。 許多動物都有半透明的部份,例如昆蟲的翅膀,但自然界中真正透明的組織非常稀有,也很難達成。人類的角膜是透明的,但它只是薄薄一層由蛋白質與醣類構成的膠狀結構,而非細胞構成的組織。水晶體則由約1000層完全透明的活細胞組成。除了視覺之外,在自然世界中應用透明度的顯著例子,只有某些海洋與淡水生物,牠們利用本身的透明融入開放水域,以躲避掠食者,水母即是其中一例。然而這類動物絕大部份只能算是「高度半透明」,還不算完全透明 。

透明並不容易達成,因為細胞中有稱為「胞器」的內部構造,例如儲存DNA的細胞核、產生能量的粒線體,以及對合成蛋白質與脂質很重要的高爾基體與內質網。每個構造都有各自的折射率,當光線穿越折射率不同的區域時,便會散射而造成某種程度的不透明。

再者,有些細胞會吸收某些光波而產生顏色。例如血球細胞中的血紅素,其獨特的紅色便是由血色素所造成。器官與肌肉由於有血液供應,基本上也呈現紅色。另外,不少細胞(尤其是頭髮與皮膚細胞)都含有黑色素,那是一種色素分子,顏色從紅到黑都有。

水晶體則沒有黑色素也沒有血液供應。不過單是如此還不足以達成透明,就像軟骨,既沒有黑色素亦無血液供應,同時也沒有顏色,但它頂多只是半透明。這是因為幾乎所有的組織、細胞或纖維都以不同角度排列,造成折射率不同,使得光線通過時發生散射。而水晶體只由一種細胞構成,而且所有細胞都精確地同向排列。

既然水晶體細胞沒有血液供應,沒有結締組織、神經組織,也沒有胞器,那麼它們還能算是活的嗎?答案視「活著」的定義為何而異。有許多小動物雖然沒有血液供應,仍然在地球上繁衍著;人類軟骨沒有血液,但任何一位生物學家都不會否認它是活的。如果「活著」是指一個細胞要有代謝,那麼水晶體細胞便是活的──儘管它只是以最低的限度活著。雖然它沒有製造能量的粒線體,某些養份與其他分子仍可藉由滲透作用,從水晶體的最外層,透過一個一個細胞慢慢地往內傳送。

胎兒時期,剛由幹細胞形成的水晶體細胞確實有著胞器,但這些胞器在發育早期便被摧毀。(成年時期,週期性形成的新細胞也會進行相同程序。)剩下的細胞質是極濃稠的「晶狀蛋白質」溶液。雖然水晶體常被形容為「像結晶一樣」,但這並非化學上的定義。化學所謂的結晶,是指離子或分子間的幾何位置有系統地重複。水晶體則是「生物性的晶體」,亦即它的細胞有著非常規則的排列。這些細胞內都有晶狀蛋白質這種大分子,它們形成仲晶排列的複合體。這種結構使細胞質在光學上十分均質,折射率在細胞內與細胞間都不會改變。

老眼矇矓

要達成透明清晰,當然要付出代價。水晶體細胞撐過胞器控制性自殺的過程,這種毀壞卻暗示嚴重的後果。失去細胞核,合成新物質的遺傳程式也就消失,成熟的水晶體細胞便無法像其他細胞一樣再生或自我修復 。

修復損傷是生物系統最主要的優點。組成人類細胞的分子,半生期通常是幾分鐘到數天;大約六個月左右,構成我們身體的所有分子,有90%已完全更新。然而,水晶體細胞卻必須工作一輩子那麼長的時間。

但水晶體細胞又缺乏修復機制,面對某些壓力時便顯得十分脆弱。例如,嚴重脫水會造成晶狀蛋白質沉澱,促使細胞碎成一堆,這便是白內障。這種小顆粒會破壞水晶體原本均質的折射率,在視野中製造出模糊的點。只要嚴重脫水幾個星期,便可能促使白內障的形成。

即使不是上述狀況,缺乏修復機能,意味長期下來小損害也會累積。經常暴露於高度活性分子(如氧自由基)或紫外線輻射,或因糖尿病而經年處於高血糖狀態,都導致許多人罹患白內障,不得不求助於白內障手術。

移除模糊水晶體的文獻記載,可追溯到公元前1800年古巴比倫《漢摩拉比法典》。古埃及、中世紀歐洲和伊斯蘭文獻都描述了如何讓水晶體與睫狀肌分離,並將水晶體下壓到玻璃體(水晶體後方的濃稠液體)中。這種方法把遮蔽物從光的通道上移除了,卻讓光線無法聚焦,因此病人只能看到模糊影像,有如在水中看東西。

17、18世紀時有了特殊鏡片,終於可以彌補無法聚焦的問題。而今日的人工水晶體甚至不需要鏡片。光是在美國,醫生每年施行的白內障手術便高達100萬件。幸好,現今的手術成功率近乎100%,且費時不超過45分鐘。不過,仍有約三分之一的病人因未分化細胞(幹細胞)造成的白內障後遺症而再度求醫。手術過程中不慎留下的幹細胞,後來開始增殖,但它們不像胚胎發育時期的行為,而是形成沒有秩序的一團,模糊了視線,必須靠手術移除。在沒有手術資源的開發中國家,有一半的盲人是白內障所造成的。單在印度,每年就有大約380萬人因為白內障而失去視力。

年老水晶體容易發生白內障,也容易變黃。吸收藍、綠光的蛋白質逐漸累積,使這些光無法到達視網膜,也使水晶體呈現黃或褐色;只有紅、黃與褐光可通過時,看到的世界便改變了(見下頁〈透過老眼作畫〉)。

控制中的自殺

近年來,科學家所做的已不只是讚歎水晶體的透明度,或是擔憂水晶體隨著老化而衰退了。他們發現,水晶體有系統地摧毀其所含胞器的過程,可能為我們提供絕佳機會,解決某些人類最苦惱的疾病。

在早期胎兒發育階段,從幹細胞形成時,水晶體細胞和所有細胞一樣都含有胞器,不過一旦分化,水晶體細胞便會摧毀胞器,只留下碎片而變得透明。這乍看沒有什麼問題,但試想其他細胞,只要DNA有少許損傷就會進入一個稱為「細胞凋亡」的細胞死亡程式,而這過程是不可回復的:破壞性的蛋白質被釋放進入細胞,打碎DNA及重要蛋白質,粒線體也不再工作,使細胞失去能量來源,於是受破壞的細胞變得支離破碎並消失。正常狀況下,受損細胞會自殺,好把空間留給新的健康細胞,否則當器官累積太多受損細胞時就無法運作了。有些狀況下,受損細胞自殺,才不會開始增殖而轉變成癌細胞。而水晶體細胞雖摧毀了自己的細胞核及每個胞器,卻又在完全摧毀之前停止,外層留下完整無缺的細胞膜,裡面留下蛋白質細胞骨架及濃稠的晶狀蛋白質漿(見96頁〈捨身明「視」的水晶體〉)。

這種中止細胞自殺的能力相當令人驚訝。科學家總是將細胞凋亡視為一個不可停止的過程,然而水晶體以某些未知的機制控制著死亡機能,所以只毀壞某些細胞成份,而保持其他部份完好無缺。幾年前,我與幾位水晶體專家開始覺得,應該有某種特定的煞車機制參與其中。我們發現,分化中細胞的細胞核或粒線體等特定部份,它們所屈從的破壞,與成熟細胞經歷的細胞凋亡是一樣的;但細胞骨架等其他構造則不受影響。這其中的含意是,水晶體細胞其實是利用死亡機能來控制分化的過程,而不是用來自我摧毀。

下一步思路就來得快了:這種機制如果可以控制細胞凋亡,應該也可以影響細胞過度自殺之疾病(如神經變性疾病)的發展。研究者如果想要利用這個力量,必須先找出使摧毀過程停止的訊號或阻擋物。同樣地,若能知道促使水晶體細胞破壞胞器的東西是什麼,或許能提供新方法來引發癌細胞自殺。

證據正一點一滴的累積。其中,由美國密蘇里州華盛頓大學的巴斯尼特(Steven Bassnett)所提出,用來解釋細胞凋亡開始的理論認為,在發育過程中,當新的水晶體細胞在既有細胞的周圍形成時(就好像洋蔥從核心往外新增一層),較老的內層細胞變得離外圍較遠,而可以抵達的氧氣量便減低。如果氧濃度降低到某種程度以下,需仰賴氧氣供應以產生能量的粒線體,完整性便可能受到破壞。細胞偵測到這種變化,便釋放出細胞凋亡因子。這個理論看來合理的部份原因是,目前已知受損的粒線體會引發人類成熟細胞的細胞凋亡。死亡機能一直處於待命狀態,如果細胞偵測到嚴重損傷,便會去掉死亡機能的阻擋物,接著一切便破壞殆盡。

同時,巴斯尼特還提出細胞凋亡的另一個可能原因,那就是在已分化的水晶體細胞中,分解葡萄糖時所產生的乳酸。水晶體中央的成熟細胞缺乏粒線體,於是藉由將葡萄糖轉為乳酸來產生能量。乳酸形成了濃度梯度,也形成酸鹼度梯度,這兩種梯度都可能開啟細胞凋亡。

其他的促發因素也同樣受到注意。現於英國威爾斯卡地夫大學的萊德(Michael Wride)與加拿大亞伯達大學的桑德斯(Esmond Sanders)指出,在人工培養的水晶體細胞研究中,腫瘤壞死因子看來可以促進水晶體細胞核的分解。腫瘤壞死因子是一種信使蛋白質,或稱為細胞素,可以當做強力誘發物,讓健康細胞或某些腫瘤細胞發生細胞凋亡。不過,目前沒有人知道在天然水晶體中,這種細胞素如何作用。

至於會對細胞死亡誘發物起反應的分子,美國麻州綜合醫院的范賴恩(Klaus van Leyen)與同事已找到一些線索。例如,他們發現15-脂肪加氧?(15-lipoxygenase)可以嵌入水晶體細胞胞器的膜,並在其上製造孔洞。這些洞讓蛋白?(毀壞蛋白質的酵素)得以進入並摧毀胞器。究竟是什麼東西在水晶體細胞分化時,於正確時間誘發15-脂肪加氧?的活性,則還不清楚。

最近,我還有其他人的研究為煞車機制提供可能的洞見。我和同事發現,人類、大鼠與小鼠的水晶體,有一種能與其他分子結合的蛋白質「乳糖凝集素-3」,在水晶體細胞仍有胞器時會產生出來,但胞器開始毀壞時其合成便減少。這種活動模式可調控細胞凋亡的過程,但我們還不知道是什麼中止了乳糖凝集素-3的合成。我們會注意到乳糖凝集素-3,是因為它參與其他組織中,和細胞增殖、凋亡及分化有關的各種生物功能。

不久前,日本大阪大學的西本(Sogo Nishimoto)發現一種DNA?(切開DNA的酵素),對水晶體細胞的DNA分解相當重要。實驗室小鼠若缺乏這種特殊的DNA?,便患有先天性白內障;且牠們的水晶體細胞細胞核,分化過程中似乎並未發生細胞凋亡式的分解;但在所有其他細胞,細胞凋亡則正常發生。(若胞器在胚胎發育時沒有毀壞,兒童可能一出生便帶有白內障;這可能是病毒感染的結果,例如母親感染德國麻疹。)

當然我們也可以想像,水晶體細胞能夠對抗死亡,並非它能在細胞凋亡進行中主動將之停止,而只不過是有些成份能夠抵抗造成自我摧毀的分子。例如,某些只在水晶體中產生的蛋白質,對可分解其他細胞中細胞骨架的殺手酵素來說,可能是「隱形」的。另外,有證據暗示,晶狀蛋白質可能在某些蛋白質周圍形成一種保護屏障,使酵素無法接近目標。

斑馬魚帶來的契機

研究一面進展之時,我們認為有一種小魚能提供大有可為的線索。斑馬魚是研究胚胎發育的極佳材料,牠的胚胎細胞數很少,發育早期透明度很高,所以專家可觀察內臟的形成。多數內臟的發展極快,產卵後48小時內便已形成;第三天,小魚孵出並開始游泳。此外,斑馬魚是脊椎動物,發育過程的遺傳控制與人類很相似。

已經有許多研究團隊對突變斑馬魚進行大規模的調查,1995年諾貝爾獎得主、德國馬克士普朗克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努斯蘭–佛哈德(Christiane Nusslein-Volkard)的實驗室也是其中之一。目前發現的突變種,有些是水晶體具有完整胞器,有的則是水晶體細胞完全死亡;而且有些突變種有著類似人類的白內障。

這些實驗室正在留意上述突變是否可以提供新洞見,來了解開啟和結束細胞凋亡的機制。若然,醫學研究便可能發展出新法,來對抗細胞死亡所引發的疾病。目前,這些研究大大幫助我們了解白內障形成的機制及原因,進而引領我們降低其發展速度,甚至阻止其發生。單是這樣的可能性,便足以讓我們繼續聚焦努力。

【2004-11-01/科學人/33期/P.94】

回標題頁
觀看全頁報紙影像
其它新聞
•本頁為 10/10
關於科學人雜誌 | 關於udndata | 請來信 | 聯合報系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圖文轉載授權 | 行銷業務
著作權所有、轉載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