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以清冠一號+日期>=20140511+日期<=20240427+報別=聯合報|經濟日報|聯合晚報|Upaper共搜尋到 105筆資料
  • 日常野草創辦人李俊頡。記者曾原信╱攝影

    1.日常野草 種出永續回甘的青草茶

    以綠色永續為起點,《日常野草》結合友善農法與小農契作,推廣台灣獨有的青草茶飲文化;旗下另一品牌《日常經典》則是以條紋帆布為靈感,開發出時尚感與實用性兼具的包包設計而揚名國際,近年更以帆布回收與許多企業

    2024-03-24.經濟日報.A5.隱形冠軍.記者魏鑫陽╱台北報導
  • 掛號費一五○元年代恐要過去,今年六都不少醫療院所掛號費都調漲。記者曾吉松╱攝影

    2.健保點值貶 六都醫院掛號費悄漲

    新冠疫情後,健保點值縮水,點值看似僅是醫界的事,但其影響卻已經悄悄地延伸至民眾荷包。據調查,今年六都地區有多達三七五家醫療院所掛號費大規模調漲,家數為歷年之最。調漲診所直言,檯面上調漲原因與物價有關,

    2023-12-17.聯合報.A6.生活.文教.記者陳雨鑫、李青縈╱台北報導
  • 行政院長陳建仁(左三)、國科會主委吳政忠(左四)與行政院傑出科技貢獻獎獲獎者合影。國科會╱提供

    3.行政院傑出科技貢獻獎 4人獲表揚

    「2023年行政院傑出科技貢獻獎」日前舉行頒獎典禮,行政院長陳建仁親自頒獎表揚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研究員邱訪義、中原大學化學工程學系特聘教授張雍、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許晃雄、衛生福利

    2023-12-13.經濟日報.C8.企業商機.台北訊
  • 國家中醫藥研究所團隊參訪保健作物AIoT智慧種植基地,嘉大生化系教授陳政男(右一)介紹基地特色。嘉義大學╱提供

    4.嘉大 建置中草藥產銷智慧鏈基地

    嘉義大學配合政府推動臺灣精準健康、資訊及數位等核心產業,結合食品科技、生技、食農等營養保健領域教研量能,執行高教深耕計畫C主軸-產學連結子計畫「中草藥應用推廣」,跨領域透過資訊技術、物聯網、大數據分析

    2023-09-28.經濟日報.C1.產學合作.嘉義訊
  • 5.中醫悖離專業的困境

    中醫系所近幾年已名列教育部「建議調減系所」的首位,八月底教育部卻通過陽明交通大學申請外加招收卅名中醫系自費生,這批學生將成為公立大學系統的首批中醫系學生。 目前中醫系所學生與執業中醫面臨許多困境,最迫

    2023-09-13.聯合報.A12.民意論壇.楊鈞皓╱台灣中醫執業環境改革協會理事長(新北市)
  • 中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詹永兆提醒民眾,確診後好好調養,可避免反覆受病毒侵襲。記者黃義書╱攝影

    6.清冠一號主角魚腥草 融入藥膳助抗外邪入侵

    許多民眾平常忙於工作、家庭生活,根本沒時間、沒本錢生病,面對環境中許多病毒、細菌的夾攻,有時只能聽天由命。 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詹永兆建議,民眾平常可藉由「魚腥草燉排骨」、「四君子湯」(四君子:

    2023-08-13.聯合報.P11.元氣周報元氣醫聲PODCAST.記者蘇湘雲╱報導
  • 健保中醫總額不夠用 製表╱元氣中心

    7.健保點值降 恐衝擊就醫

    去年五月本土新冠疫情爆發,國人搶看中醫拿清冠一號或調理長新冠,健保署統計,中醫就醫人數較前一年成長百分之廿點六,申報醫療費用成長百分之十六點六,導致中醫總額不夠用、健保點值下降。中醫師認真付出,獲得的

    2023-07-27.聯合報.A1.要聞.記者沈能元╱台北報導
  • 吉笙實業所生產的粉末充填包裝技術,能讓使用者在短時間內輕鬆上手使用,且能維持精準穩定的高產出量能。吉笙╱提供

    8.吉笙粉末充填包裝機 精準輕鬆上手

    全球藥廠面對與疫情共存下的長期抗戰,也帶動清冠相關藥物產量計畫,帶動粉末充填包裝機需求越發熱烈,吉笙實業董事長張孟謨指出,前一兩年可說是包裝產業的谷底,產業有很多想法,卻難有作法,面對疫情後產業趨勢,

    2023-07-27.經濟日報.D8.生技展專刊.張傑
  • 中山天明細胞治療中心院長賴基銘(前排左起)、天明製藥董事長詹詠寧、總經理王伯綸攜手,帶領團隊期能在中醫藥及再生醫療領域發揮更大力量,造福民眾。天明製藥╱提供

    9.天明製藥布局再生醫療 成果豐碩

    天明製藥(6659)近年來積極布局再生醫療產業,加上臺灣清冠一號實證效果,111年合併營收11.3億元,年增42.05%。 天明製藥表示,GTP細胞製備場所已通過NK自體免疫細胞在臺北中山醫院核准收案

    2023-07-27.經濟日報.D7.生技展專刊.李福忠
  • 10.濟生新竹觀光工廠啟用

    保健品觀光工廠投資熱方興未艾,濟生(4111)昨(25)日宣布,投資逾4億元在新竹打造的全新觀光工廠正式啟用,未來有望帶動濟生觀光工廠業績倍數成長;立康生醫董事會也通過,授權董事長執行地上權投標案,目

    2023-07-26.經濟日報.C5.上市櫃公司.期貨.記者謝柏宏╱台北報導
  • 中醫師公會全聯會提出不同症狀對應的藥方。記者鄒尚謙╱攝影

    11.新冠確診6成腦霧 中醫對症治療

    新冠肺炎疫情壟罩全球3年,台灣累積破千萬確診人次,有六至七成的人仍持續有腦霧、久咳等長新冠症狀。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詹永兆指出,「清冠一號」能夠降低體內的新冠病毒量,減低對神經系統的傷害,可以預

    2023-06-30.聯合報.D4.健康.記者鄒尚謙╱台北報導
  • 12.清冠一號 國外網站買回恐觸法

    清冠一號公費支付至卅日為止,七月起,新冠確診患者想使用清冠一號,得要自費,每盒約一千五百至一千八百元不等。而清冠一號的緊急使用授權(EUA)至明年六月底,國內有二家藥廠申請臨床試驗爭取正式藥證,但正式

    2023-06-24.聯合報.A6.生活.考公職.記者許政榆╱台北報導
  • 全美戲院畫師顏振發手繪的「防疫大作戰五虎將」看板。(圖╱臉書)

    13.防疫物件 見證歷史

    疫情指揮中心5月解編後,為防疫時代畫下句點。台灣歷史博物館3年前跟著疫情同步啟動「Covid-19物件蒐集計畫」,徵集近300件疫情實體物件,日前開完首波藏品審查會議。包括全美戲院畫師顏振發手繪防疫大

    2023-06-05.聯合報.R05.好讀周報影響力.文 ╱記者陳宛茜
  • 14.快篩實名制退場 打疫苗付掛號費

    雖然最近還是有人陸續確診新冠肺炎,但疫情指揮中心還是如期在5月解編,結束1197天任務,「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也調整為第四類傳染病,快篩實名制退場,清冠一號、抗病毒藥物及新冠疫苗仍維持公費,但施打疫苗

    2023-06-05.聯合報.R04.好讀周報影響力.文╱記者楊雅棠、許政榆、鄒尚謙
  • 台南朝興宮溫陵廟寫上神諭布告「奉本廟天上聖母聖諭因此次疫情不可輕視,公事日暫停」。被台史博收為永久藏品。圖╱台史博提供

    15.神諭、藥袋、聯絡簿…台史博典藏 徵300防疫物件

    疫情指揮中心將解編,象徵防疫時代畫下句點。台灣歷史博物館三年前跟著疫情同步啟動「Covid-19物件蒐集計畫」,徵集了近三百件疫情實體物件,日前剛開完首波藏品審查會議。包括全美戲院畫師顏振發手繪防疫大

    2023-04-26.聯合報.A3.焦點.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
  • 16.未來若染疫 疫苗藥物 不受解編影響

    成立三年多的疫情指揮中心將於五月一日解散,許多民眾擔心,屆時如果染疫,醫療權益恐將受損;對此,指揮中心發言人羅一鈞表示,即使防疫降階,中重症住院治療,以及抗病毒藥物、清冠一號仍繼續維持公費給付,而染疫

    2023-04-26.聯合報.A3.焦點.記者鄒尚謙、楊雅棠、許政榆╱台北報導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五月一日退場,指揮官王必勝表示,新冠肺炎也將同步調整為第四類法定傳染病,但患者醫療權益不受影響。記者余承翰╱攝影

    17.指揮中心5月1日降級解編

    行政院長陳建仁昨天宣布,疫情指揮中心將於五月一日解編,結束一一九七天任務。指揮官王必勝表示,五一起「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調整為第四類傳染病,指揮中心同日解編,由衛福部成立新冠肺炎防疫聯繫會報及專家諮詢

    2023-04-26.聯合報.A1.要聞.記者楊雅棠、許政榆、鄒尚謙╱台北報導
  • 18.新冠降級 指揮中心5/1退場

    行政院長陳建仁昨(25)日宣布,指揮中心將於5月1日解編,結束1,197天任務。指揮官王必勝表示,五一起「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調整為第四類傳染病,指揮中心同日解編,由衛福部成立新冠肺炎防疫聯繫會報及專

    2023-04-26.經濟日報.A6.焦點.記者楊雅棠、許政榆、鄒尚謙╱台北報導
  • 19.今起 搭大眾運輸免戴口罩

    今天起,國內多數場域均不需佩戴口罩,代表實施一一一一天的口罩令已近終點,目前僅剩醫療院所、長照機構等場所仍須強制佩戴口罩。 我國於二○二○年四月一日起實施大眾運輸口罩禁令,今天起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不用再

    2023-04-17.聯合報.A1.要聞.記者楊雅棠、邱宜君╱台北報導
  • 衛福部日前才核准清冠一號臨床試驗申請,業界擔心找不到患者;若無法完成試驗,民眾未來只能赴國外購買。本報資料照片

    20.試驗患者難尋 清冠1號陷藥證困境

    清冠一號陪伴許多人度過染疫的痛苦時刻,但當時清冠一號取得「緊急授權(EUA)」上市,副總統賴清德曾允諾延至明年六月,不過衛福部中醫藥司日前才核准清冠一號臨床試驗申請,隨著疫情進入尾聲,業界擔心恐面臨找

    2023-04-09.聯合報.A6.生活.文教.記者陳雨鑫╱台北報導
聯合知識庫庫藏資料
  • 資料來源
  • 起迄日期
  • 資料筆數
  • 聯合報
    自 1951-09-16 迄今
    587萬筆
  • 經濟日報
    自 1967-04-20 迄今
    380萬筆
  • 世界日報
    自 2000-02-23 迄今
    237萬筆
  • 新聞圖庫
    自 1952-09-07 迄今
    1095萬張
  • 動腦雜誌
    自 1977-07-05 迄今
    14002筆
  • 遠見雜誌
    自 1986-07-01 迄今
    24359筆
  • 商業周刊
    自 1995-06-26 迄今
    55082筆
  • 聯合晚報
    自 1988-02-22 至 2020-06-01
    134萬筆
  • Upaper
    自 2007-03-26 至 2018-04-26
    15萬筆
  • 民生報
    自 1978-02-18 至 2006-11-30
    190萬筆
  • 星報
    自 1999-09-01 至 2006-10-31
    18萬筆
  • 歐洲日報
    自 2000-02-01 至 2009-08-31
    14萬筆

您勾選的資料已成功加入「文章線上授權」!!

您選擇的資料有部分不在可授權的範圍內,其餘資料已加入「文章線上授權」!!
未被加入的資料可能為:

  • 非本報系著作權範圍資料
  • 我的剪報中「匯入外部資料」
  • 「文章線上授權」中已有此筆資料
Top